想到这儿,李自成明白了。
天命军的战略,一直是基于“围点打援”,指望左良玉部,甚至是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三部,为襄城的汪乔年解围。
可是,他们会来襄阳解围吗?
当日傅宗龙在火烧店被天命军包围,并没能等来援兵,最后还是自己突围,被刘见义部捕获。
贺人龙他们如果回援汪乔年,昨夜恐怕就不会绕城而过了,已经走远了,难道还会回来?只要贺人龙不是白痴,就不会跑这些冤枉路。
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三人是汪乔年的嫡系属下,在战斗的不利的时候,都是丢下汪乔年不管,难道左良玉一定会增援汪乔年?
襄城只是一座孤城,汪乔年身边兵微将寡,以左良玉的性子,难道为了区区三边总督,而将自己和全军置于险地?
即便陕西兵与湖广兵原先有过约定,现在恐怕也要改变作战部署了,贺人龙他们已经逃走,前后夹击天命军的计划已经无法实现。
左良玉将五千士兵留在西城外,一定是掩护主力难逃!
李自成终于明白了左良玉的心思,但襄城与郾城隔着一百二十里,步兵即便全速前进,也要一日半的时间,等到这边派去援兵,左良玉恐怕早就回到湖广了。
左良玉要回湖广老巢,不可能走襄城、南阳的官道,一定走信阳州入湖广,这条官道最近……
怎么办?
李自成将思路快速理了一遍,立即做出一系列的决定。
首先用快马告诉李信,左良玉很可能要南逃,西城外的五千明军,不过是为主力断后的,应该果断出击,不能等着左良玉西进了,宋文部已经赶往郾城,协助独立营追击左良玉。
其次,飞鸽传书信阳州的第七营第四团杨辰虎部,准备拦截左良玉南下,独立营、第七营已经随后追击……
两条讯息传出去后,李自成方才召见宋文,让他带着本部的两个团,立即动身去郾城,增援李信部,围剿左良玉。
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已经去得远了,再要追回来已经不可能,天命军打击的对象,只能转为左良玉部,而且左良玉在临颍向屠城行为,必须得到惩罚。
但李自成对贺人龙他们还有些不放心,便向西北方向派出大量游骑,探出百里之外,同时,也让洛阳府各地,随时汇报贺人龙的动向。
二月十六日,郾城方向传出最后的讯息,左良玉留在城外的五千士兵,几乎被全歼,但左良玉已经暗中南下,第七营第四团杨辰虎部虽然全力出击,截杀了不少明军,但左良玉还是在湖广兵的护卫下,突破信阳州,进入湖广境内。
李自成没有责怪杨辰虎,他的属下只有四个千户,整训的时间不长,想要完全拦截左良玉的两万五千士兵,的确不太现实
杨辰虎在信阳州的拦截,主要是打击左良玉的士气,让左良玉明白,天命军已经盯上他了,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全力截杀。
左良玉逃回湖广,暂时不会再回到河南了,李自成下一个目标,自然是襄城了,襄城实在是大肥肉,城内虽有三边总督汪乔年,却只有不到一千士兵守城。
李自成一面围城,一面将主攻任务交给刘宗敏,刘宗敏知道,大都督这是送给自己军功,便打了包票:一日时间内破城。
汪乔年得知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三位总兵大败,领着各自的属兵绕过襄城,去往洛阳的方向,顿时手脚冰冷,一句话也说不出。
从他们的行军路线来看,他们肯定不是去攻打洛阳,而是回去陕西。
汪乔年不相信他们是去攻打洛阳,自己打了半个月尚未拿下洛阳,就凭他们剩下的残兵败将,怎么可能拿下洛阳?
除非母猪能上树,黄狗会耕田!
汪乔年没有骂三位溃逃的总兵,也没有想着如何守城,而是想起了李家祖坟的事,明明已经斩杀了坟茔中的小青蛇,李自成怎的还如此生猛?
难道找错了坟头?
不会吧,除了李自成,还有谁家的祖坟中藏着青蛇?
李家的祖坟,是在当地士绅、百姓的带领下找到的,绝对不会出错,那问题出在哪儿?
汪乔年感到全身松软无力,颓然倒在身后的椅子上!
亲卫给汪乔年沏了一杯热茶,放到面前的方桌上,小心地道:“督师大人,三位总兵大人已经离开襄城,城内的守军……守军只有六百人,加上原先的城防兵,总共也不到千人,趁着天命军尚未围城,大人还是连夜撤走吧……”
“撤走?”汪乔年顿时皱了眉头,瞪了亲兵一眼,狠狠地道:“我不会撤走,襄城就是我的坟墓了!”
“督师大人……”
汪乔年挥挥手,让亲兵下去,他闭上双目,靠在椅背上,心中一时思索很多……
一轮红日,按照它惯常的方式,从东方冉冉升起,周围一片霞光,赤红赤红,却没有多少光芒,肉眼望过去,亦不会眩目。
汪乔年立在东城头,看着一队队身着奇异服装的士兵,打着九颗星的军旗来到城下,心中不觉一阵颤动,不错,的确是天命军。
迷彩军服、九州军旗,还有整齐的步伐!
便是陕西的明军,也不会如此齐整,是朝廷的没落,还是天命军的强势崛起?
这才几年时间,天命军怎的发展到如此恐怖的境地,丁启睿、杨文岳兵败,左良玉被围郾城,贺人龙他们又被赶回陕西……
小小的襄城,不可能阻挡天命军的步伐!
李自成的确没有看中襄城,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都跑得远了,襄城内既没有多少士兵,也不会有多少粮食。
襄城并非坚城,或许弹指间即可拿下。
李自成看重的是一个人——陕西三边总督汪乔年!
汪乔年独守孤城,绝对不会长久,只要将襄城围起来,身边没有多少士兵的汪乔年,插翅也飞不出去。
问题是援军,有没有明军来解救这位三边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