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是先正面应敌再说,既然左良玉不肯出战,只有虎大威他们上了。
丁启睿着人去传虎大威他们,杨文岳见机与他说了派兵偷营的事,不用等到晚间,趁着天命军主力在水坡集,只要派出一名总兵从后营出寨,悄悄避过天命军的游骑,等到天命军主力回援的时候,战斗应该已经结束了。
丁启睿也认为可行,不过,这边必须拖住天命军的主力,无论胜负如何,决不能让天命军的主力撤回去,否则,去朱仙镇偷营的官兵,就会陷入前后夹击的不利局面。
两人商谈一会,甚至连细节都计划好了,然而,等了一柱香的时间,只有虎大威来到大帐。
传令的士兵回来说,方国安昨晚没盖好被子,着凉了,如今正在上吐下泻,而杨德政更是奇葩,昨日回营的时候,下马时崴了脚,走到营门口,又被据马绊了一跤,摔在铁蒺藜上,浑身都是伤,至少要休养五日的时间方能上马上阵。
丁启睿大怒,这些都是他的属下。
左良玉拒绝出战,方国安、杨德政因伤病不肯出战,一切都是借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杨文岳的心里,一下子沉入谷地,原本还指望丁启睿,这次在朱仙镇附近合兵,依仗的就是丁启睿属下的三位总兵,然而事到临头,一个个避战、怯战,这仗还怎么打?
保定兵只有两万人,即便虎大威将所有的士兵都带出营,也无法抵御天命军,再说,保定兵并不是作战的主力……
如今这局势,丁启睿、杨文岳都是骑虎难下!
丁启睿装模作样,欲待亲自查验方国安、杨德政两人的伤病,被杨文岳劝住,如果没有必胜的信心,即便虎大威和方国安、杨德政三人领兵出营,定然无法撼动天命军五万主力。
还不如高挂免战牌,暂时按兵不动,官兵有大营为依托,难道天命军还能攻入大营不成?
丁启睿知道,即便查出方国安、杨德政两人是假装受伤,有左良玉在前面,自己还能处罚他们?他们是假装受伤,左良玉则是明着不肯出战……
战斗还是要依靠他们!
他虽然恨得牙根咬咬,却是无可奈何,只得让虎大威暂时回去,严密监视天命军,务必坚守自己的营寨,等待最佳的出击时机。
李自成在明军的大营外苦等,开始还以为丁启睿、杨文岳采取“对等”措施,让自己在营外等待半个时辰,明军才会出营决战,谁知道半个时辰早就过去了,这都快一个时辰了,明军各处大营一点动静都没有,心中不觉奇怪:难道明军有什么阴谋?
才经过一场战斗,明军虽败,但主力未损,这么快就认怂了?
近二十万大军,长途奔袭至朱仙镇,难道就是来耗时间的?
明军各部损失了两万余人,包括一万骑兵,逃回的士兵中还有不少伤兵,可谓损失惨重,剩余的人数,接近十五万,还是远远大于天命军。
但昨日战败,明军士气低落,李自成决定乘胜追击。
士兵们休息了半下午,晚上饱餐了一顿马肉宴,又是早早归营休息。
天明之后,天命军的士兵又是生龙活虎,昨日大胜,将士们士气大振,特别是枪手们,似乎又回到以前非常熟悉的西宁、兰州。
战斗原来是如此相似!
独立营在李信的影响下,根本没想过失败,他们只想着拿下多少军功,便是高立功的承天营,在同伴的鼓舞下,也是欢天喜地,好像他们昨日也参加过战斗似的。
李自成留下高立功的承天营留守大营,今日的承天营,还多了一项任务:操训五千战俘!
战俘们编为承天营第三团,从第四营第三团调从千户魏子明为团长,领千户衔,又从各营团抽调了部分从千户、从百户出任千户官、百户官,并负责第三团的日常操训。
承天营虽然没有参与昨日和今日的战斗,但得到一个团的兵力,高立功也算满意,他知道,既然有了第三团,迟早会有第四团,与其他各营平起平坐。
不过,李自成私下告诉高立功,新编的第三营,因为人数上没有舍弃,当中肯定有不少难以管教的士兵,在操训的过程,注意将这部分士兵找出来,剔出天命军,宁缺毋滥,缺少的士兵,将来可以招募青壮补充。
安置好战俘,李自成立即调兵攻打水坡集的明军大营,出战的士兵,还是昨日出战的第四营、第七营、独立营,以及第一营刘云水部的骑兵。
考虑到明军初败,有可能不会应战,李自成特地让李绩、宋文将各自的四十门山地炮全部带上,万一明军缩在大营中不出来,可以用山地炮试着进攻,至少也要威慑明军,甚至在明军的心中造成阴影。
明军的游骑,早就将天命军离开朱仙镇的讯息传至大营,丁启睿召集杨文岳商讨对策,因为左良玉的人多,也便通知了左良玉。
这是临时会议,马上便要执行,因此并没有安排人员记录,实际上就是口头会议。
丁启睿的大帐中,只有三人:两位督师级大佬,还有一位手握重兵的左良玉。
昨日优势兵力的大好局面,却是败于天命军,还折损了两万余人,其中还有一万宝贵的骑兵,三人各怀心事,都是默不作声。
大帐内寂静肃穆,如同等待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
丁启睿是召集人,见气氛太过压抑,遂咳嗽一声,道:“杨督师、左将军,天命军不过五万人,就敢逼近大营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杨文岳自然不希望本部的士兵出战,包括虎大威部的士兵在内,保定兵不过两万人,昨日伤亡过千,如何是五万天命军的对手?他将视线投向左良玉,左良玉却是双手托腮,低下头谁也不看,似乎在地面上寻找着耗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