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教育部长,属下也是战战兢兢……”
“世俊,推广新式教育,实在离不开你,”李自成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便道:“世俊认为,该有何人出任总理一职?”
“大都督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最佳人选,便是世俊,”李自成笑道:“还有两个备选人物,牛金星、梁文成,此二人性格、资历、才能上的差别,本是一目了然,世俊应该熟悉他们!”
郭世俊心中一动,大都督的意思,首选应该是牛金星了,牛金星除了气量不足,能力的确远胜梁文成。
不过,这恰恰是牛金星的劣势,新朝既立,新君强势,并不需要一个特别出色的总理,牛金星过于精干,做为谋士、军事,倒是不错,决不能让他将“相权”抓在手中。
倒是梁文成,虽然才干可能不如牛金星,但他从西宁开始就跟着大都督,资历上没有问题,又对大都督忠心耿耿,这是他的优势。
郭世俊思索良久,道:“大都督,依属下看,梁文成更适合担任总理一职,而且,梁文成年长,五年之后,根据他的身子状况,再决定他是否留任!”
李自成点点头,做为过度时期的总理,梁文成的确是最佳人选,梁文成一直呕心烈血、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忠心可昭日月,让他出任总理一职,是对梁文成这些年忠心的最大赏赐。
梁文成一直担任天命都督府的文官,从北川知县到西宁知府,再到青海省长,再到现在的民事使,从基层走上来的人,更了解百姓的疾苦。
让梁文成出任总理,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梁文成年岁较大,以五年为一个任期,他最多连任两届,这样从建国开始,就能破除总理的终身制,有利于限制“相权”。
既然梁文成出任总理一职,国家法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的人选,要与他相适应,李自成略一思索,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国家法院院长陆之祺、国家监察院院长沈道。
陆之祺原本是陕西的左布政使,典型的文官,只要熟悉天命都督府的各项律法,暂时不用将尽力放在总理和各部的官员身上,而是抓紧时间建立和完善各省级法院。
沈道是武官出生,出任监察院院长一职,可能勉为其难,但他现在的任务,不是监察官员们,而是尽快组建各省的监察院,然后在府县建立和完善监察院。
除了政务院、国家法院、国家监察院,在政务院之下,还有八部,合成“三院八部”,地方各省也是类似的机构,除省长、法院、监察院三权分立外,按照“四川模式”,省长以下对应设置“八厅”,行使民政权。
八部部长的人选,李自成也在心中酝酿!
李自成与郭世俊商讨了接近两个时辰,直到天黑之后,他的心中,已经对新的华夏,有了大致的轮廓,唯一不确定的,就是皇权。
郭世俊告辞离开后,李自成独自靠在木椅上,将所有的事情思索了一遍,方才回去晚饭。
腊月二十一日下午,郭世俊从成都赶到西安,李自成立即在小厅内秘密召见了他,连何小米都不在场。
郭世俊照例行了大礼后,在李自成的对面落座,“大都督已经决定称帝?”
李自成淡淡笑道:“世俊是否觉得有什么不妥?如果不妥,现在还来得及!”
“非也,非也,”郭世俊摇着头,忙道:“天命军已经占据着数省之地,军事上又是节节胜利,此时人心所向,大都督既是称帝,正是顺应天理!”
李自成道:“此番称帝,会不会成为朝廷眼中的出头鸟?”
“便是出头鸟又如何?朝廷腐败透顶,已经无法组织强大的军队,”郭世俊忙道:“属下并非担心称帝本身,而是……”
李自成亲自给郭世俊奉上茶水,道:“世俊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郭世俊明白李自成的心思,今日之会面,连何小米都不在场,显然是要掏心窝子说话了,他拱着手道:“属下所忧,乃是大都督府有没有充足的心里准备……”
李自成点点头,关于未来的华夏,早就与郭世俊交流过、探讨过,彼此之间并不需要藏着掖着,“趁着现在没有老糊涂,便用律法的形式,将体制确定下来!”
“大都督言重了,”郭世俊长身一揖,道:“属下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人选!”
“人选的事,待会再说,”李自成让郭世俊重新落座,不用拘礼,“只要将国家机构确立下来,人选倒是不难,无非对号入座!”
“大都督心中已有计较?”
“这些时日,我一直在思索此事,就等着世俊回来商定,”李自成道:“大明的内阁,不过是皇上的传声筒,一直干着文书的工作,必须予以废除!”
“大都督是要恢复宰相?”
“是叫宰相、总理,或是首相,似乎都差不多,无非是称呼上的区别,”李自成道:“还是叫政务院总理吧,似乎更符合现代的潮流,”顿了一顿,道:“我总觉得,‘三权分立’有些问题。”
“大都督请明言!”
“行政、司法、监察三权分立,其中监查机构权力过小,很难发挥真正的监查作用,”李自成道:“能否将兵部纳入进来,构成‘四权分立’?”
“大都督,万万不可!”郭世俊明白李自成的心思,无非是提高军人的地位,将来好征伐各地,开疆拓土,急道:“开国之初,君王强势,或许不会有事,但时间一长,兵部很难监管,迟早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甚至武将专权……切不可让兵部凌驾于各部之上!”
李自成微微颔首,老师的历史经验就是丰富,军人不同于文官,只有军队国家化,不参与政治活动,才能保障国家的稳定,大明实行“以文制武”,不是没有道理。
换句话说,如果文官作乱,只要军人没有参与,实际上只需要改变国家的大政方针,更换总理即可,分争只是在朝堂,不会引起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