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后宫的疯狂

灭明 蓝盔十九 3867 字 9个月前

是时候了,该来的一定会来!

但就这样死了,实在有些憋屈,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为什么要承担殉城的后果?难道就是因为皇后的身份?

周玉凤泪如雨下,哭诉道:“妾身侍奉陛下十八年,陛下从不听妾身劝说,便是劝你南迁一句,陛下也是听不进入,以致于到了今日这种地步!”用黄娟抹了把眼泪,道:“这都是命呀!”

朱由检默然不语,任由周玉凤哭得梨花沾雨,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周玉凤快些结束生命,有什么话,到了阴曹地府,还来得及说。

周玉凤看了眼无动于衷的朱由检,心中明白,做为皇后,在城破之前,她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继续哭道:“今日能为大明社稷殉身,对妾身来说,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她再不看朱由检一眼,接过宫女递上来的白绫,站上木椅,将白绫悬上房梁,打个死结,然后毫不迟疑地将脑袋钻进去,双脚一蹬,踢开木椅,身子猛地一坠,被白绫所阻,在空中飘荡起来……

随后袁贵妃、两位王妃、刘妃、方妃、沈妃先后赶到坤宁宫。

看到荡秋千似的的皇后周玉凤,她们霎时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殉城!

众女哭做一团,但朱由检已经是铁石心肠,再没有平日的夫妻情分,他看着留念凡尘的妃子们,皱着眉冷声道:“皇宫马上就会被攻破,嫔妃们一定不能落入流贼的手中,你们身受皇恩,应该小心谨慎地守住自己的贞洁,以保全祖宗的礼制,”向妃子们一挥手,道:“学着皇后的样子,自尽吧!”

袁贵妃抬起朦胧的美目,看了朱由检一眼,率先接过白绫去了,刘妃、方妃行动稍稍迟缓些,被朱由检拔剑砍了。

见房梁上嫔妃们挂的跟灯笼似的,朱由检心中一酸,这些都是服侍他的嫔妃呀……刚要起身离开,忽然听到“噗通”一声,抬眼一看,原来袁贵妃上吊的白绫断了,将她摔在地面的金砖上。

朱由检见袁贵妃的身子微动,显然还有气,便在她的肩上刺了一剑,随后离开了坤宁宫。

出了坤宁宫,被夜风一吹,朱由检的脑子清醒过来,几乎吓得出了汗:勖勤宫还有张嫣!

他足下生风,带着宫女们来到勖勤宫,叫开宫门,张嫣听说朱由检来了,忙穿衣起床,已经来不及梳洗,刚刚迎至厅堂,朱由检就进来了,她慌忙起身拜见:“妾身叩见皇上!”

“嫣儿平身!”朱由检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的人情味,这个曾经给他带来无限愉悦的人儿,现在必须死!

他看着迷惑不解的张嫣,道:“流寇就要入城了,嫣儿快些自尽,以全皇家礼制。”

张嫣什么都明白了,流寇就要入城,京师是保不住了,她是皇家的女人,绝对不能被流寇玷污,唯一的法子,便是殉城,从朱由检冰冷的话语中,她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力,必须任由朱由检摆布!

可是,她是先帝朱由校的皇后,身子早已被朱由检玷污了,这帐怎的算?那时候皇家礼制在哪?

她看着朱由检,美丽的脸蛋上角显出一丝冷冷的笑意,那笑意,既像是解脱后的喜悦,又像是对朱由检的嘲讽!

张嫣没有丝毫的犹豫,甚至脸上没有任何悲伤的情绪,她从宫女手中抢过白绫,悬在房梁上,等到脑袋钻进白绫后,方才俯首看了朱由检一眼,脸上又是那是冷冷的笑意,甚至还抛了媚眼,随即蹬开木椅,将身子完全悬挂在白绫上……

朱由检此时正在乾清宫,他也是有苦说不出,原本让兵部尚书张缙彦再和李自成谈谈,看看能不能为自己,为皇子们争取最大的利益,但派出的宫女,硬是没找到张缙彦,圣旨便无法传出了。

加上对退位禅让的事,心中生出后悔,也就放弃这样的打算。

但朱由检深知,如果不能满足李自成的条件,天命军一定会破城,自己死不足惜,皇子们也会随着遭殃。

苦思之后,他决定拯救皇子们。

朱由检立即让宫女传了口谕,召集三位皇子和两位公主入宫,还陪着他们用了晚膳。

但晚膳的时候,太监王廉急急闯进乾清宫,告诉朱由检,流贼猛攻各座城门,有数座城门告急。

朱由检一口将杯中的御酒饮掉,长叹道:“流寇如此下作,可是苦了百姓了!”他挥手让王廉下去。

或许已经下定了决心,朱由检再没了恐慌,连平日的狐疑、优柔寡断也是不见了,他的脸上,是罕见的坚毅。

见皇子和公主们已经用过了晚膳,他起身拉着朱慈烺、朱慈炯和朱慈照的手,将三人的右手叠在一起,用自己的大手握住,平静地道:“走吧,离开乾清宫,找你们的外公,他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们脱身,脱身之后,隐姓埋名藏于民间,过普通人的日子,千万不要想着报仇……”

“父皇!”太子朱慈烺已经十六岁,他早就明白,这一次的晚膳,或许是父子间最后一次晚膳,现在就是生死永别的时间了,他用另外一只手紧紧抓住朱由检的龙袍,道:“孩儿已经长大了,孩儿要陪着父皇,孩儿永远与父皇在一起!”

“傻瓜!”朱由检抽开手,抚摸着朱慈烺的面庞,“父皇的大明的皇帝,大明江山没了,朕只能殉城,朕要是贪生怕死丢下京师,将来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这一刻,他完全是一个慈父,“烺儿不仅要保护好自己,如果有可能,还要保护好弟弟们!”

朱慈烺使劲点着头,眼中是深深的仇恨。

朱由检看着差不多和自己一样高的朱慈烺,淡淡笑道:“烺儿忘记父皇的话了?心中不要有仇恨,更不要想着复仇、复国,朝代更替,本就是历史发展规律,你们能生存下去,就是万幸了,”他的目光,在三兄弟的脸上一一扫过,道:“你们只要活下去,朱氏的香火就不会断,清明、冬至,也可以祭祀列祖列宗……”

虽然朱由检说话轻柔,脸上一直含着笑,但三兄弟都明白,从今以后,自己将不再是令人敬畏的皇子,而父皇,很可能……

年龄最小的朱慈照,竟然哭出了声音,朱由检摸了摸他的脑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照儿还小,但你的外公会照顾你,以后要听外公的话!”

朱慈照“嗯”了一声,脸上犹自挂着泪珠。

定王朱慈炯已经十三岁,国家剧变似乎让他学会了许多,看到朱慈照脸上的泪珠,悄悄用去抹去,“照弟不哭,我们都要听从父皇的命令,好好地活下去!”

朱由检的脸上这才漾起笑意,他再一次握住三兄弟的手,然后将三人交给早就在在等候的太监。

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都是皇后周玉凤所生,由一名太监将他们送给周皇后的父亲周奎,而永王朱慈照的生母,是已经故去的贵妃田秀英,将随着另一名太监去见他的外公田宏遇。

京中此时十分混乱,只让一名太监送皇子们,显然有些危险,但朱由检实在顾不上了,绝大部分太监都在城头抗敌,普通的人手,包括侍卫,他又信不过!

三位皇子向朱由检行了跪拜之礼,方才随着太监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