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边谈边打

灭明 蓝盔十九 3350 字 9个月前

李自成在召见左懋第他们的时候,第四营的步伐一刻也没停,李绩知道伪明向华夏派出使者的事,他隐隐感觉到,如果现在不抓紧时间,或许很快就没仗打了。

他和刘宗敏不同,刘宗敏还年轻,机会有的是,他已经老了。

李绩明白皇上的心思,或许华夏统一之后,刘宗敏就会被扶正,而他这个第四营的主将,到时候恐怕就要解甲归田了,皇上也许会记住这些年的情分,不会让他回家种地,但他很难再有机会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了。

想到这是最后的机会,李绩对驻扎滁州、和州的黄得功部展开猛攻。

虽然军队的数量并不占优势,但战斗力、士气上的优势,在战场上充分体现出来,加上第二营骑兵的协助,第四营数次击败黄得功部,将黄得功部的残余力量,包围在滁州、和州两座孤城内,首尾不能相顾。

黄得功一面向南京、扬州求救,一面亲自死守和州城。

天命军的水军,已经赶到南京,江面上除了一艘巨舰,还有五艘硕大的战舰,后面跟着数不清的小型战船和运输船。

黄得功听说这些战舰上都悬挂着天命军的九州军旗,知道大势已去,援兵肯定没了,即便自己的军队能突围,也是无路可逃。

无奈之下,黄得功自杀殉国,和州城破。

黄得功自杀的讯息传到滁州,士兵的士气降到冰点,只坚守了一日,城中的士兵主动开城纳降,滁州遂破。

李自成兵进滁州,命令随军的左光先从降兵中招募一个师的士兵,在滁州就地操训,等候命令。

考虑到大量向辽东迁移百姓,暂时有些困难,加上第四营目前只有三个师,并非他心目中理想的四个师的编制,李自成将罗泰从第一师中抽调出来,让他升职为师长,并从和州的降兵中招募一个师的兵力,组建第四营第四师。

整个长江以北,只剩下被第五营围攻的一座孤城扬州,而天命军的水军已经在长江中游弋,这支孤军,已经与南京失去了联系。

李自成将滁州、和州的事情安排好,随即兵进江浦县,在南京对岸的浦口码头外围扎下营帐。

南京城内,马士英再次约见史可法。

马士英与史可法,既是弘光政权最重要的文官首脑,同时各自又掌控着部分兵权,他们分别是阉党和东林党在大明朝堂的延续,一向互为牵制、互为敌手,然而,此时此刻,这两个朝廷内最大的敌手,却成了相互依靠的坚实盟友。

这一次,他们不是密会,弘光帝已经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他们已经不需要藏着掖着。

李自成行军至巢县,在城外扎了营,听说伪明的使者来了,便在中军大帐中再次会见了他们,还是左懋第、陈洪范、马绍愉三人。

他们也许知道,大明的半壁江山,迟早要丢给华夏国,这一次三人都是乖乖地行了参拜大礼。

李自成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动,刘良佐大败,水军迅速东进,看来伪明朝廷是真正怕了,这次左懋第他们出使,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礼物。

看着三人欲言又止的样子,李自成不觉好笑,军事上取得优势,心情就是好!

李自成淡淡地道:“朕很忙,明日还要行军,晚上要早些休息,召见你们的时间,不会太长,几位有什么事,不妨直说,朕不喜欢拐弯抹角……如果三位喜欢漫天要价,然后等着朕坐地还价,朕也不会反对,只要你们耗得起。”

“皇上……”左懋第为套近乎,将“皇上”前面的“华夏”二字省了,已经将李自成当作自己人了。

李自成摆摆手,道:“朕还是那句话,在形成和议之前,天命军不会停止军事行动。”

左懋第明知道李自成很难降低条件,但做为何谈的使者,他还是问道:“不知道皇上有什么新的条件?”

“左大人这话似乎有问题,”李自成冲着他笑道:“三位受伪明朝廷所托,没有带来国书,朕就不计较了,你们是主动出使,应该是你们提出目标,左大人问朕有什么新的条件,这就显得莫名其妙了。”

“是本使的错!”左懋第这才发现自己糊涂了,连目标都没说,让李自成提什么条件?忙讪讪笑道:“本使是说,皇上要达到什么条件,才肯罢歇刀兵?”

“朕似乎告诉过三位了,”李自成道:“不知是左大人健忘,还是左大人回到南京之后,没有向你们的朝廷汇报,左大人回去之后,朕可是一直等着左大人回话呢!”

“不敢,不敢,”左懋第心道,这个李自成,究竟是不懂会谈的程序,还是故意的,和议的事,哪有一次就谈成的?“皇上是说,只有大明朝廷归降,天命军才肯罢兵?”

“不知道你们朝廷是如何答复的?”李自成心道,要么再战场上见真章,要么无条件投降,除此之外,和平是谈出来的吗?

“皇上,如果朝廷诚心和议……”左懋第明知道和议的主动权在李自成的手中,却还是留了一手,不能一次性将底牌翻过来。

李自成知道左懋第的心思,但天命军兵锋正盛,着急的是伪明,是左懋第他们,他看了三人一眼,“朕似乎告诉过你们,朕的条件,不可更改!”

左懋第的脸上,霎时布满阴霾,李自成是皇帝,自然一言九鼎,天命军有足够的实力,支撑着李自成的这份自信。

与皇帝会谈就是麻烦,如果李自成派出专门的使者就好了,他轻轻叹道:“如果皇上坚持原先的条件,那和议就无法进行下去了,大明朝廷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

李自成怀疑,左懋第脸上的阴霾,是不是故意的,自己上次就提出,让伪明无条件投降,弘光帝应该生气、发怒才对,为何又要派使者回来?

既然使者回来了,弘光政权的立场,就该大大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