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8章 春风落(18)

增州便保持着这种状态一直到了大业,轩辕家见证了太多的战火,也深知和平的重要性,但是当他们站在那个睥睨天下的位置上,他们就更明白,想要没有战火,那就只能统一。

当天下一统,国泰民安的时候,人们就会不想要战争。

孟初冬一边翻着郑家的历史来源,一边想,如果他是郑家先祖,当年会怎么做,要怎么保全整个郑家。

随后又自嘲了一下,他是知道结果才能倒推出来当时的决策,如果不知道后来发生的这些呢,他能做出什么样的决策?

怕是也比当初的郑家先祖好不到哪里去吧。

这样想着的时候,这一本也就翻到了末页,孟初冬将这本册子放回盒子里,拿起了下一本。

封面上写了三个小字,郑无命。

也就是说,这一本里的内容,全部是关于郑无命的。

九百年前,增州只是一片不毛之地,那个时候,占据岭南之地的是真正的蛮族,他们与中原人语言不通,文化不通,萧朝那时候在位的是太宗。

萧朝的太宗好动武,北边把当时的鞑子打服了,直接把通往西域的道路给打开了,西边又打到了番地,番地连年上供,东北把高丽打的差点跪下喊爹,北边直接打到了北海。

然后就是南边。

江南再往南是群山峻岭,路也不通。

但是萧太宗是连蜀地都毫不犹豫动兵戈的人,怎会放过岭南之地,西南至滇南,南至岭南,东至东南沿海,一路征战下来,然后设泉州府,增州府,以及后来被称作密云的滇南府。

那时候萧朝的疆土是现在大业的两倍还不止。

郑家也就是在增州设了增州府之后才到的增州,萧太宗要开海运,便有一大批人被发配到了增州,开始了最初的建设。

但是增州的气候和水土,一般人都受不了,直到萧太宗去世,增州的海运才堪堪准备好,第一支船队从增州出发,前往了未知的海洋。

七个月之后成功回到增州,带出去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等,换回来满船的黄金玉石宝石,以及各种新的植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