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立足于百姓的策略

极品阎罗系统 剑如蛟 2557 字 9个月前

法正的心里澎湃且又有些发虚,毕竟这是“背主”。即便刘璋没有给他发挥才华的机会,怠慢了他,可名义上还是法正的“主公”。如此行为在心理上还有有些障碍的。

不过法正的差事并不太复杂。他需要做的就是将刘璋在永昌、云南、建宁、兴古一线往南的所有军事布局以及各城镇主要守备官的讯息罗列出来然后告诉刘协的血旗军就行。同时在自己的圈子里,将那些对刘璋满含怨念的人也罗列出来,寻求机会将其一起拉到血旗军的阵营当中。

而法正所在的氏族圈子和他不得志的处境,才是陈宫和刘协找上他的原因。当然,法正的能力也是不错的,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的慢慢了解才知道。

就在刘协收服了法正,回到四川南部,开始积极备战的时候,时间到了建安四年的十二月。

架在黄河两岸,围绕着“官渡”这个战略要冲之地的军事对峙已经到了一个临界值。双方的布置基本上都已经到位。接下来就是寻求各自有利战机准备开打。可就在此时,一个对于曹操来说极为要命的事情出现了。

一直被誉为野心家的曹操这一次尝到了养虎为患的滋味儿。

被吕布咒骂为“大耳贼”的刘备当年在徐州被吕布击败,先是假意投靠,而后吕布发现其心有异就要动刀杀之,可就在刘备差点就要被碾碎的时候,幸得曹操的干预,迫使吕布放弃赶尽杀绝,退了回去,而且让出了小沛,作为刘备的安身之所。

后来心里始终难以释怀的吕布趁曹操征讨张绣大败而回的契机,再次发兵小沛,并且战而胜之。而刘备抛下妻儿,仓皇逃窜,再次躲避于曹操麾下。

在看刘备的这一点上,吕布的眼光还是要比曹操独到得多。一个“贼”字就道尽了所有。那家伙是贼啊!一个贼性难改的人你能指望他安安分分的居于人下?

所以,正当曹操摩拳擦掌且又忐忑紧张的准备寻求战机,考虑如何以少胜多的拿下袁绍之时。刘备反了。从他以前有过经营的小沛起势,迅速的拉起两三万农民壮丁,在少量正规军士的带领下,乘虚而入,拿下了下邳,并且同时发信袁绍寻求联合,一起攻击曹操。

血旗军的军略是刘协主张布置的。这说出去有些荒唐,一个从小就被禁锢在皇宫里的傀儡皇帝,别说上战场了统兵了,估计连说话都不能自主吧?如今居然在主导军略,这确定不是在自己坑自己?

当然不是。

刘协脑子里的东西可谓丰富极了。不但有了王天运对于凡间军士作战的领悟和总结,还有来自容子矩对于政务打理的老道手腕。

起初的时候,陈宫也好,吕布张辽高顺也罢,都对刘协的个人能力抱着极其轻视的态度的。甚至在刘协最开始提出“藏兵于民”,“精兵简政”和“山区包围平原”的三个策略时还受到了激烈的反对。

用吕布的话来说就是,如今手里的军卒悍勇,可称当世第一,面对怯懦的刘璋为何还要忍让?直接在成都平原拉开战事,神兵天降,迅速夺取成都、广汉一线,就能直接瓦解刘璋一系的统治核心。然后表明汉献帝的身份,整个四川境内的残兵游勇岂不是就能不战而降,不就迅速夺取了整个四川的掌控权了吗?

而陈宫也对刘协的这些谋划有些费解。目前看来,后勤就是血旗军最大的短板。数千上万人,人吃马嚼,一天就是不小的数目。想要徐徐发展,那也得有那个先天条件吧?虽然他明白刘协这是不想直接扯出大旗摆明车马的跳出来站在天下人的眼前,但即便隐蔽,也还有别的法子吧?不一定需要“藏兵于民”或者说当山贼吧?

面对诸多的不解和怀疑,刘协去坚持己见。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这样做绝对没有错。更何况,这还是阎罗大人再三叮嘱过的:别急着露头,一切都要等曹操和袁绍那一战避无可避了才能开始动手。

因为生死符的弹压关系,即便心中再不同意,可当刘协拍板之后,余下诸人都还是在全力辅佐。一方面是没办法,谁让人家拿捏着自己的小命呢?另一方面就是那一抹阴森恐怖的背影总在他们心中挥散不去。

算了,上面还有那位神一般的人物在把控方向,实在出了问题,以那位的手段也很容易翻覆吧?

可令人费解的是,从一开始实施刘协的“收拢流民,组织耕种,打劫官粮,亦农亦兵”的策略在所谓的“山寨”实施下,居然产生了极其神奇的变化。

收拢的流民很勤劳,在度过了最初的一段靠山寨接济度日的时间之后,直接身心都倒向了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