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买吧,咱们这里一共有八个水塘,最小的两个少投放些鱼苗,多养些鹅与鸭子,其余的六个水塘一共需要多少鱼苗呢?数量太大,靠自己是根本抓不够的,而且最近农庄里事情多,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河中捕捞鱼苗。”
李管事想要反驳,但犹豫了一下后,又把话给咽了回去。
“那小少爷,咱们一共买多少尾鱼苗呢?”田大壮开口询问。
“六个大点的水塘,能有多少亩?”江龙反问。
田大壮估摸了一下才答道:“一共能有三十亩大吧。”
“按照一亩水塘放养两千尾鱼苗来算,三十亩水塘应该能投放六万尾鱼苗。”江龙知道前世,一亩水塘能投放的鱼苗在一千五百尾至三千尾之间,其中活水水塘放养的鱼苗可以多一些。
因为第一次养,江龙取的数量要低一些。
六万尾?
李管事嘴角抽了抽,心疼又要花上一笔钱。
田大壮则是挠了挠头,“那小的现在找到的这个卖家,家中的鱼苗怕是远远不够。”
靠自己去河中抓,也收购别人抓的,不是自己进行培育,而且那卖家应该也知道很多人想要靠养鱼致富,结果都赔了,那么卖家家中存储的鱼苗数量自然是不会太多的。
能有个五六千尾已经是不错了。
“那就继续,多找几家。”江龙吩咐,“嗯,先把这家的鱼苗全部买下,投放到鱼塘里去。”
一般投放鱼苗前,最好对水塘进行一次消毒,不过因为农庄里的这几个水塘是活水,以前也仅仅是存储水而已,没有什么污染,江龙也就省了。
等以后鱼长大可以捕捞了,全部卖光,下次投放鱼苗时,再消毒。
“是。”
田大壮对于江龙交代的事情不敢有丝毫大意,没说几句话,就是和李管事匆匆离开了。
在别院中打了一趟拳,又躺下休息了一会,江龙再次带着护卫们来到了果林这边。
佃农们先前吃过饭,没有缓一缓,就立即又开始干活了。
江龙指点了没有多长时间,就见几辆装着木桶的牛车缓缓从远方行来。
木桶足有一人高,道路不平,牛车颠覆上下起伏,木桶上方不时的会溅出水花。
田大壮与李管事都各自骑着马,跟在牛车旁边。
因为经常要外出办事,田大壮学会了骑马,马匹是新买的,比较矮小。
远远比不上景府护卫们骑的马高大强壮。
等牛车赶到近前,人们帮着把木桶抬下来之后,江龙上前观看。
只见木桶中一条条小鱼在四下游动着,大多比较活泼欢实,从体形与颜色上看,鱼苗的种类是比较多的。
正好江龙也想要混养。
江龙带着人,在水塘与河水相通的地方扎下结实密集的线。
然后便是一声令下,“把鱼苗全部投放到水塘中去吧。”
佃农们便是抬起了一个个木桶,来到一处水塘边后,把木桶中的鱼苗与水全部都倾倒而下。
见小鱼在水塘中欢快的游着,佃农们指指点点。
这时一个护卫大步来到江龙身边,俯身到近前低语了几句。
邹婆子冷不丁的一句质问,让得另外两个婆子都是一愣。
瘦些的婆子疑惑道:“大家在一起做事,谁有个小病小灾的,或者遇到点困难事,不都应该互相帮衬一把么?”
“是啊。”皮肤粗糙的婆子也是一脸的不解,自己二人去厨房找到管事说尽了好话,才借来红糖与大红枣,给邹婆子熬成了粥,这邹婆子怎么好像在怀疑自己二人有不安好心似的,这是什么道理。
一边说着,还一边伸手在邹婆子的额头上摸了一把,试试温度,这邹婆子不会是病糊涂了吧。
邹婆子眼光锐利,在两个婆子的脸上打量,但却没有丝毫的发现。
没事啊。
皮肤粗糙的婆子收回手,看了同伴一眼。
“喝吧。”瘦些的婆子再次给邹婆子喂红糖大枣粥。
邹婆子低垂下眸子,张开嘴,一口一口的喝了起来,不知怎的,觉得这碗普普通通,自己在林府中时都不屑喝的红糖大枣粥,此时却是非常的好喝,带着一丝别样的暖流。
直接流进了肺腑之中。
谁有个小病小灾的,或者遇到点困难事,不都应该互相帮衬一把么?
这句话,也是在邹婆子的心中回荡。
为什么当年,却没人帮自己?
邹婆子的眼睛渐渐湿润,视线也是模糊了起来。
“灰太狼大王,笑傲青青草原……本大王还会回来的!”
在林雅的小院中,江龙给几女讲着灰太狼与喜羊羊的故事,几女听的很欢乐,笑声阵阵。
江龙终于身体康复,心情也很是愉快,所以一口气给几女讲了三节故事。
这才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
“小少爷。”宝瓶还没有听够,上前拉着江龙的衣袖轻轻摇晃。
玉钗也是眼巴巴的望着。
江龙却是有心逗弄,当作没看到没听到。
最终林雅噗哧一声轻笑,“夫君,你就再讲一段吧,或者,讲一讲那个孙悟空也行,不然宝瓶与玉钗今天晚上怕是睡不着觉了。”
“是啊是啊。”
宝瓶猛摇江龙的胳膊。
玉钗也是伸手,轻轻扯住了江龙的另一只衣袖。
“好好好,就给你们再讲上一段。”江龙抬手揉了揉宝瓶的脑袋。
接着又讲了一节灰太狼,然后把上次晚上赶工写出来的那段西游记的故事也给讲了出来。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是不早了,江龙带着玉钗宝瓶离开,折回自己的小院。
第二天江龙起了个大早,觉得身轻气爽,身体康复之后,不会再有那种总是疲惫的感觉了,一直等他打完了一趟拳,玉钗与宝瓶才起来,然后伺候江龙用了早饭。
二女又去忙布偶与刺绣的事情去了。
江龙也有事情做,带着荼都,冈蒂巴克,还有几个护卫来到了果林这边。
昨天傍晚的时候牛羊猪圈已经全部盖好了。
今天江龙要教佃农们剪枝,以及给果树嫁接的技术。
等他来到果林的时候,郑治与杨强已经早早的就把佃家们喊来,让他们带上剪刀,镰刀等工具,在此处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