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地域冬天异常寒冷。
十月份,京城这边只有早晨晚上才稍感冷意,但在北疆,大白天的都已经是要穿上薄棉袄了。
江龙的身体经过数月不从间断的锻炼,还喝着古药方,虽然已经是非常的精壮了,但也不敢只穿单衣。
众人中,只有荼都衣衫单薄,如果走的热了,还会敞开胸前衣襟。
江龙估摸着再有半个月的时间,这条河道就能完工。
到时就能引浑河的河水流入河道了。
那时灵通县外围,就能多一道天然的防线。
当然,冬天河面肯定会结冰的。
骑着马都可以在冰面上奔跑行走。
不过异族军队很少会在冬天侵袭大齐的边疆。
原因很简单!
冬天的温度太低了,而且北疆山少,一望无际的草原与丘陵,根本不会去遮挡凛冽的寒风。
到时即便是待在帐蓬里,都会冻的发抖,要穿的暖暖的,盖上厚厚的皮毛大衣。
更别说要骑马打仗了。
即便是艳阳天,没有刮风。
但骑在马背上奔跑,一样会有风迎面吹来。
到了温度最低的时候,这样疯跑,甚至有可能冻坏眼睛,冻掉鼻子或者是耳朵。
所以即便是部落里粮食不够了,异族军队也会赶在温度大降之前,跑来侵袭大齐的边关,抢夺粮食。
一名衙役远远看到江龙的身影后,一路疾跑过来。
江龙瞧着此人有些面熟,应该是县衙快班中的一名差役。
“景大人,京城派人过来了,此刻正在县衙中等候!”差役深深弯腰,大声禀报。
江龙闻言一愣。
有些个出乎意料,京城居然派下人来了。
是宣旨,还是另有它事?
“可是钦差?”江龙询问。
若是钦差,那么江龙就不敢怠慢了。
钦差,是由皇帝亲自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因为是代表着皇上,所以其权力滔天。
如果有些地方贪腐严重,发生重大恶劣的事件,那么被派去的钦差手中肯定掌有尚方宝剑!
而尚方宝剑则是皇上权力的象征,执有此剑,钦差大臣可以先斩后奏!
“不是。”差役连忙答道。
江龙闻言点了点头,也就不必着急了。
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但身世在那里摆着。
只要不是钦差,就不用多么的恭敬。
又在河边站了一会,处理了一些要紧的事情,江龙才是带着众人骑马驰向城池的方向。
天气已经降下来,骑的太快风大,会更觉的寒冷。
所以江龙等人驾马慢行。
这里以前曾是荒野,但最近几个月来,人走的多了,便有了路。
道路两边的草儿,则已经开始发黄干枯。
有许多孩子在收集干黄的草茎。
到了冬天,是要用此物来取暖做饭的。
北疆森林的覆盖率不高,很少有人家可以用的起木炭。
木炭都是人工制作,从外边拉来的,价格颇高。
只有家中富裕有钱的人家,才能够用的起。
小半个时辰后,江龙等人进入城池,大街上人来人往的,再次减速,又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才是赶到县衙。
轻轻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江龙大步走进县衙大堂。
此时县衙大堂内,已经坐着几个年轻的官员。
江龙抬头,看到一个人居然坐在主位上,便是将脸拉了下来。
那个位置他坐习惯了,突然被别人抢去就是本能的不高兴。
那个年青人穿着官袍,也不知道是何官职,一脸的倨傲,看到江龙进来连个招呼也不打,自顾自的喝着茶水。
上位的次座上,也坐着一个青年官员。
这个青年官员看到江龙,同样是脸色非常冷淡,不过好歹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景大人,您可算是回来了。”坐在下位的一个年轻官员,这时起身大步迎了上来。
这个官员此刻虽然脸上挂满了笑容,但心下却是在叫苦。
来之前,坐在上位的那两个人,家中长辈都有一遍遍的叮嘱,来到灵通县之后不可以与江龙闹出矛盾,二人在家中答应的好好的,但到了此处后,却是本性毕露。
江龙只是稍稍来迟了一会,二人就已经是怒火滔天了。
“恕下官眼拙,不知大人是?”江龙看着迎上来的年青官员问道。
“景大人不必自称下官。”青年官员连忙作揖道:“其实本官与景大人一样都是正七品,不同的是景大人在地方上任职,为一县之父母官,而本官则在翰林院当差。”
接着,青年官员又自称介绍了一番。
名为韩清,就职翰林院编修。
江龙对于朝廷的官职体系不太懂,但也知道翰林院学士是这个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全大齐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能入翰林院是所有学子的梦想。
翰林院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是有机会踊跃参与政治商讨国事,议论朝政。
能够进入翰林院就职,无不是才华横溢,遍览经书,饱熟诗书之辈。
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眼前的年轻官员显然是很不简单的。
“原来是韩大人!”江龙客气的作揖回礼。
其实地方官在京官面前,即便品阶相同也是普遍会自称下官的。
不过江龙身份来历大是不同,所以在韩清面前,自然不会低声下气。
如果换作其它地方的县令,韩清也不会说什么咱们同品级,不用自称下官此类的话。
看到江龙客气的回礼,再无别的表现,韩清有些失望。
这时,坐在大堂上首位的年轻官员突然放下手中的茶杯,一声嗤笑,“景江龙,亏得你还出身于京城,居然连韩大人都不晓得?”
“哦?”
江龙淡淡的瞥了那人一眼,再次看向韩清,就是眼中稍带疑惑。
韩清苦笑,作揖道:“本官侥幸,被皇上点为上一届科举状元。”提到皇上后韩清立即变的颜色肃穆。
状元?
江龙脸现讶异,这还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状元郎。
前世都是在电影电视剧中看到,是假的。
目光就是变的饶有兴趣。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状元郎!
就像是参观大熊猫一般把韩清上上下下的仔细打量。
可惜,不是刚中状元,不然的话披红戴绿,走在大街上,有名锣开道那才有意思。
韩清被看的是心头发毛,一阵不自在。
“少见多怪!”
突兀的,上首位的青年再次嘲笑。
江龙便是收回目光,看向那个青年,眉头也已经是皱了起来。
韩清被江龙打量的很不自在,这时青年又出言挑衅,一阵着急,连忙开口介绍道:“景大人,这位是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家的公子,名为常谦,与本官参加同一届科考,被皇上亲笔点为探花!”
居然是一个探花郎?
江龙又是提起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