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破罐破摔

大国贼 付麒麟 3738 字 11个月前

再有,他是做大事的人,若是连这点委屈都承受不了,将来如何能够成就伟业?

封王!

他一定要成为大齐有史以来,第一个异姓王!

有多大的野望,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忍受多大的屈辱!

上次虽然与何焕合作,围剿过一次马匪,那次何焕也是相当豪爽,但江龙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何焕对于自己,还是保持着一定的疏远。

那次何焕会出兵,一是看在好友樊仁求到了门上;二则是看在故去多年景贤的面子上。

江龙的身份,是景贤的后人!

他自己没有多少份量。

但此次何焕异常的热情,明显亲近了许多,而且与江龙交谈,也是把江龙视作与自己平等的存在。

话语间,不再扣锁着字眼,显得随意自然,上次相见时的那份疏远已经是不见了。

江龙之前就觉得何焕此人不错,也有心相交,而且何焕一口一个老哥小看了你,这也算是为之前的疏远小瞧道了谦,江龙不是心胸狭隘之人,立即热情的与何焕攀谈了起来。

二人都有结交的意思,关系自然是瞬间拉近了许多。

断子凉剿匪的事迹,江龙还写成故事,在鼎盛报业发表,为此何焕还得到了上边的嘉奖,何焕谈话间提起,也是连连道谢。

不过上边虽然嘉奖,何焕却没能升职,剿匪的确是大功一件,但也是何焕的正职工作。

如果剿次马匪就能升官的话,那么朝廷官员体制九品一十八级,还不够武将们年升的。

联络了一番感情后,谈及正事,这时江龙把何不在叫过来,给何焕引见了一番。

上次在断子凉,何焕就见过何不在,不过当时没有怎么在意,那次何不在领到的任务是守住后山,结果一个马匪都没有往后山逃,所以何不在没有施展本事的机会。

此次何焕闻听何不在居然是江龙从景府带来的,而且当年还跟在景贤的身边做事,立即变的恭敬起来。

“何将军,咱们两个都姓何,说不准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何不在面前何焕这个游击将军,谈笑自若,没有半点紧张。

“是,是,是。”何焕反而显得拘谨许多。

何不在把自己与江龙商谈后的结果,告诉了何焕。

何焕闻听居然可以设伏,不由的双眼发亮。

只是帮着守住城池,算不得大功,而若是能将那八千异族军士杀败,那么就是一场大捷了。

八千人的异族军队已经是人数不少了,算的上是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

“何先生直管吩咐,我绝对服从!”何焕表明态度。

当年何不在做为景贤的谋士,虽然半明半暗的隐在暗中,但知道他名声的人仍是不少。

之所以隐在暗中,是不能抢了景贤的风头,要把功劳全都归在景府。

出名的谋士,军事家,只能是掌控在皇族手中,由皇上重用,给封册一个官职。

委身在景府之中,跟在景贤身边,这是私人的幕僚。

太出名了,会惹来皇上的不满。

并且心生猜忌,你一个臣子,养这么聪明的幕僚做什么,是不是想要造反?

当然,这是要维持明面上的和谐,暗中,景府蓄积有庞大的势力,老皇上一直是想除掉却不得。

河道顺利挖掘,成功引水,意义实在重大!

可以说震惊了无数人!

即便何焕是武将,初闻消息后,也一样张大了嘴巴。

何焕说,江龙的功绩,已经是足以媲美当年开元立国前四处征战,为大齐开疆裂土的大将了,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而此时京城,老皇上也因为这份丰厚的功绩,仔细思量着。

起先收到庞成安递上来的折子,皇上觉得实在没办法,想要让大齐多出数百万亩的良田,又不让江龙出上风头,只能是在荒野即将改良成农田前,把江龙给调走。

提拔一级或者平调,都可以。

但是之后随着经常思考,就是想到,还有另外的办法。

当初景贤战死,因为之前砍杀了万余颗百姓人头,所以虽然那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最终大齐获得了胜利,老皇上也是借着朝中百官死谏的机会,拿下了景府的侯爵。

放在北疆,这个经常会死人,时常能看到战火的地方,而且是在异族数十万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景贤的做法,使用的计谋,大多数人,包括百姓与军士以及将领,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文官眼中,却是不择手段了。

百官的连连指责,让得老皇上如了意。

只是没想到,景府手中捏着免死金牌居然比以前有侯爵时还强势。

接连打死许多上门找事,或者是惹到了景府的豪门纨绔子弟,最终推出几个护卫来抵命。

而那些豪门世家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虽然恨景府恨的咬牙切齿,却是没敢径直报复。

论及原因,便是那块免死金牌。

拿了景府的侯爵,是老皇上的本意。

再给块免死金牌,则是用来安抚北疆的军中将领。

再怎么说,景贤也是为了大齐才战死杀场,即便方法不对,但总不能夺了爵位,后人以后没了倚仗。

而没了倚仗,景府以前又有许多的仇家,那么最终的下场肯定凄惨。

景府如果落得这样的结果,那么军中将领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武将带兵上战场,保卫国家与敌人拼命厮杀,舍身取义,马革裹尸,悍不畏死寸土必争,为的是什么?

除了民族自豪感之外,不就是想要功成名就荣华富贵,再为子孙后代搏个未来么?

如果景府因此而衰败没落,后人遭劫,甚至断了香火传承,那么不知道会有多少军中将领寒心。

这样的话,以后将领们征战时顾忌这顾忌那,谁还敢奋不顾身,不择手段的为大齐守卫万里江山?

别看当时文官闹的凶,老皇上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

拿景府侯爵,是别有用心。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景老夫人手段了得,而且异常的果断。

眼见有人欺上了门来,知道若是退缩后果不堪设想,到时那么多仇家还不得把景府给生吞了?

于是直接让景府护卫当街砍杀那些纨绔子弟。

根本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

官员想要追究责任,查案问案,行,景老夫人直接拿出免死金牌。

命令是我下的,景老夫人也不否认,你来拿我去县衙啊。

官员看到免死金牌后,只有跪下的份,哪里还敢拿景老夫人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