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在担心被人打反击的时候,李道宗指挥下的唐军,在十里长的战线上,实现了全面的突破。唐军如飓风掀起的巨浪,席卷隘口上的一切。浑身重甲的敢死队,就像把烧红的尖刀,哪有敌军聚集结阵,跳荡军便高呼:“跳荡!”杀将上去,冲散敌人的阵型,砍瓜切菜一般的杀戮,真叫挡者披靡。
李靖来到山脚阵前时心情还是很好的,但是很快就脸色一变,一代儒雅的军神,蹦出了一句粗话:“彼其娘之!”
无数浓浓的烟柱腾空而起,李靖的的腮帮子不断的抽动,最终还是叹息一声:“伏允,倒也不可小觑。”李道宗也看见了这些烟柱,脸上的笑容也渐渐的淡去,变得的严峻了起来。
都是老打仗的宿将,怎么会不知道眼前发生的一切是怎么回事?吐谷浑可汗伏允下令,烧毁一切存储的草料。这还不算,率部撤退之前,一把火把草原上的干草也点了。
伏允打正面不行,打这种逃跑的仗,却非常的阴狠。没有草料,我看你的骑兵怎么追击。
天色渐渐暗了,战场上的战斗在草料堆点着的时候就结束了,吐谷浑的士兵放下了武器纷纷投降了。大汉肯定是跑了,没有继续战斗的理由了。
库山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伏允眼见后路被断(猜测),很果断的带着亲兵和残部,逃进了沙漠。李靖和李道宗看见的是一个遍地火海的库山,能点着的都点了。
草料,草原上的野干草,一样都没放过。火势在风助之下,越发的猛烈,草原上遍地野火,已经暗淡的天都被点亮了。浓烟遮蔽了天空,夕阳被烟尘遮住了余晖。
唐军五路大军,来了四路,八万人马,人吃马嚼,后勤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李靖作为一代军神,面对这样的局面,也只能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休整,等待后军主力上来。
李诚看见漫天大火的时候,也是狠狠的吃了已经,毫无疑问这是伏允干的好事。问题是,他这一千多人同样面临一个问题,草原上的野火怎么办?这烧过来,水火无情了。
崔成已经傻逼了,看着远远的大火遮天蔽日,席卷而来,不知所措。
让崔成写文章,拿刀砍人,他都在行。但是你说对这野火,他实在没啥好法子。
“功亏一篑啊!”崔成一脸的痛心,李诚扭头瞪他一眼:“还等什么?挖防火沟啊。”
斥候营的人都带着小铲子,其他的骑兵则没有做这个准备,怎么办啊?李诚看看火势,安排了一下,轮流挖,一百多把小铲子,一刻不停的挖防火沟,再派几十个人往前点火。
“自成,怎么我们自己也要点火啊?这是玩火自焚啊。”崔成拉住李诚,以为他想不开才下这个命令。李诚扭头轻蔑的看他一眼:“你懂个屁,跟着学着点。”
每一个动作,李诚现在都非常娴熟,变态的学习能力之下,李诚几乎是一学就精。
劈!气势如虹!刀落下前,李诚甚至清楚的看见,挨刀者脸上的惊诧而不是恐惧。
快,实在是太快了,入闪电一般。中刀者的脑子里,没时间去恐惧,只有惊诧。
战马落地,顺势往前一冲,李诚熟练的转刀,刀背贴着手臂,往前一横。
叮的一声,两刀对砍的声音,咔的一声,刀断裂的声音。攻击者一脸的错愕,这是从唐军手里夺来的宝刀啊,怎么就这么断了呢?可惜,没时间去想明白这个问题了,刀锋借着马的冲击力,在脖子上一闪,血飞溅而出,飙在李诚的脸上。
保持这个姿势,一手催动战马,一路横着切过去。身后的斥候们,看见的就是一个切割机一般的李诚,手里的宝刀所向披靡。不知道过了多久,似乎很长的时间,宝刀就这么一路切过去,一直到前方没有目标。
勒缰绳,转一个小圈子掉头,身后跟随的骑兵,陆续杀出地阵。吐谷浑的后勤部队,比预想中的要多。本以为最多一千余人,现在看着单单这一路,就不下两千。
眼前是一条血路,人数更多的一方,被杀散了阵型。地上躺了一地尸体和伤员,有自己人,更多的是吐谷浑的骑兵。阵中还有人在厮杀,怎么没有跟上杀出来?李诚心中一紧,不假思索,举起刀:“跟我冲!”
催动已经疲惫的战马,丝毫不惜马力,李诚再次带头杀进战团。
噗!噗!噗!这一次很快战马就跑不快了,但是李诚的手上却很快,一刀一个,好不停留,继续往前冲。身后的骑兵也是一样,跟着李诚就像一把楔子,扎进敌军阵中。
噗,又是一刀砍翻一个,杀到了被困唐军的身前,一看是牛大贵站在地上,手里拿刀在战斗,身前围着一圈伺候营的兄弟。原来牛大贵的马落地的时候摔倒了,牛大贵爬起来继续战斗,斥候营的兄弟不肯丢下他,纷纷掉头杀了回来,护住落地的牛大贵。
“没事吧?”李诚勒马问了一句,牛大贵一脸的血,嘿嘿一笑:“死不了。”
“自己找一匹战马,跟着我杀出去。”李诚一句话说完,牛大贵一脸的诡异。
“怎么了?”李诚四下看看,敌军已经四散而逃。实在是李诚这一帮人,杀的太狠了。
一个来回对穿,杀的吐谷浑这些后勤部队的士兵魂飞魄散。
“快看,那边!”身边的一个骑兵指着西边喊了一嗓子,李诚定睛一看,一阵兵荒马乱。是崔成他们,李诚调转马头:“跟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