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挖 坑埋猪队友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208 字 9个月前

平静的生活到了九月底,秋收即将全面展开,朝廷上下为迎接秋收忙碌一片之时,少府监再次传来了好消息。第一批用于雕刻的木板达到了要求。造纸作坊那边,一种新纸问世,薄且透水,反复试验,用来雕刻写样正合适。李诚亲自坐镇,看着一个技术最好的老雕工,完成了第一块雕版。拿在手里看着上面仿宋体的字样,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

“继续,一直到完成这本书为止。”李诚玩了一把公器私用,而且预定了好几个工匠,将来去他的私人作坊干活。好处自然是少不了滴,李诚为了这些雕版,就没少许下好处。这些雕版上的内容,自然是出自李诚,等到墨水弄出来了,印出来的书自然是也李诚的作品。

至于这第一部作品的内容,李诚反复斟酌,规避一切风险,选了一本《三字经》。李诚这个版本的《三字经》,自然是写到唐朝就断了,总不能在里面来一句“梁灭之”吧。真这么写,李世民现在就立刻就灭了他。

所以呢,写到“除隋乱,创国基。”接下来李诚又遍了几句:“贞观兴,盛世临,天可汗,平四方。思忧患,国恒强,中帝国,万万年。”无耻的拍了李世民的马屁后,全文结束。后面其实还有一些东西能用,但是文人的私货太多,李诚没有继续用。

老工匠拱手要走时,李诚摸出一片金叶子递过去:“拿去,赏你的。告诉大家,好好干活,晚上吃肉包子。”重点人物有重赏,配角们也不能忘记,隔三差五的来点小恩小惠。

窦德素请了一个月的病假,现在这几个临时部门机构,都是李诚的一言堂。谁来也白给,少府监的官员看见李诚都躲着走。李诚也知道这些官员不待见自己,但是也没想过去改善。

吐谷浑之战后,李靖安心的在家待业,皇帝很放心,李靖也很安心。

李诚登门这种事情呢,李靖还是很开心的。这小子,回到长安之后,就来过一次。想学个包子的做法,还得派人去他家学。这就算了,碱面也要从他那拿。李靖这边自然是免费的,关于这个碱面,现在只有李诚一个人掌握着技术。

草纸的事情,给了李诚一个教训,合作对象一定要找好,而且还得拉上皇帝一起,不然你做啥买卖都未必能做的安生。有了这个觉悟,李诚在碱面的问题上,越发的小心。

李靖在书房里看书,听说李诚来了,出门迎接是不可能的,李诚被领进门的时候,眼皮都不夹他一下。李诚对这个待遇早有准备,咳嗽一声:“见过卫公,一向可好?”

可能是觉得搞钱这种庸俗的事情,不应该在皇宫里谈,李世民干脆又出宫了,奔着少府监来了,打着视察的旗号。半道上听说李诚这个临时工不好好干活,带着两袋卫生纸翘班回家了。李世民气的胡子乱抖,这小子果然惫怠,得给他找个正经差事干干才行。

刚回到家的李诚又被拎到少府监,看见李世民的时候,心里不禁吐槽:p,窦德素这个老东西,整个一个猪队友。送钱给你都不会挣,活该你倒霉。

“李诚,心中尚有朕乎?”李世民上来就直呼其名,礼不礼的顾不上了,先声夺人嘛。气势上一定要镇住这个竖子,居然只给朕两成的好处。

李诚的表情很精彩,直接丢出一个“宝宝心里苦,宝宝就是不说”的表情包,然后委屈万分的样子拱手道:“陛下何出此言?”

“少府监的手纸买卖,为何只拿道了两成?”李世民撕下伪装,直奔主题。李诚听了恍然大悟的样子:“回陛下,臣辛辛苦苦,夜以继日,随未能成就印刷术,却也有所收获。试问陛下,臣拿四成的股份,过分不过分?”

这话是客气的,其实大家都知道,没有李诚搞出来的造纸章程,这个买卖万万没可能。合伙经营,李诚拿四成一点都不多。问题是李诚的回答里头,带着坑准备埋人。埋谁呢?谁是猪队友埋谁,好好的事情被你搞成这样,李诚对窦德素算是彻底地失望了。这种人根本没法合作,毫无担当,转头就卖队友。居然如此,那就把主要合作对象,定为李世民吧。

李世民多鬼啊,一听这话就很明白了。哦,你的意思我懂了!转过头朝窦德素笑了笑:“爱卿,你为何能拿四成啊?”这个问题问的好啊,李诚拿四成那是很客气的,不然他自己偷偷干,神不知鬼不觉,钱赚到手大家不查一查都未必知道是谁家的买卖。

有赚钱的好事,没忘记大家,拿出来分享,李诚的表现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窦德素被这个问题搞的脸都绿了,肠子都悔青了,暗道我就是头猪啊。怎么没想到李家这一门都是啥德性呢?现在好了,祸水东引没得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看看李诚,呵呵呵,抬头看天,指望李诚给他说话,别做梦了。

“老臣这个……不如老臣只要三成?”窦德素心里苦啊,还没法说。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下去。李世民呵呵呵的笑了笑,没有回答。三成,三成能满足朕的胃口么?朕不能拿李诚如何,拿捏你还不容易?

“陛下,老臣拿两成,不能再少了。”窦德素的心脏病又要发作了,一手捂着胸口。李世民见差不多了,再放他的血,那就要了命了。点点头:“嗯,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