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都成几位老先生的活动中心了。但是随着孙伏伽往后说,李世民表情严肃,心里也是认真对待。尤其听到“兵为将有”的时候,心中陡然凛冽。听到最后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军队应该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陛下的声音。”之时,李世民
内心翻腾如钱塘潮水一般。
听罢,李世民久久不语,叹息道:“今日始知,自成谋国之远,立身之忠。”
孙伏伽正色拜道:“老臣恭喜陛下,得一贤臣,可安大唐至少五十年。”
李世民点点头道:“昔日卫公曾言,李自成在,本朝五十年不缺帅才。今爱卿之言,朕要说,朕不取五十年帅才,愿取安大唐五十年之贤臣。”
孙伏伽却道:“此陛下之思也,臣不敢妄言,臣告退。”孙伏伽就这么走了,没有继续长篇大论的说道理。其实李诚把道理讲的很明白了,而且还言简意赅。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有这么一句,就够李世民去想了。还有一点,李世民感受很深,那就是李诚的君臣之道,作为臣子的李诚,表现出的君臣之道,还真的有点贾诩的意思。但有不全是贾诩那种做
法。
怎么说呢,李世民觉得吧,李诚其实挺矛盾的。很多时候,他学的是主父偃,而不是贾诩。当着三位老夫子的面,李诚在说这番话时,想来是颇为感慨的。
李世民可不知道,李诚就是聊嗨了,单纯的想装逼。要知道,在几位大牛面前装逼的机会,可真的不多啊。
“来人啊!”李世民一声招呼,大太监赶紧出现,李世民道:“去大理寺一趟,把朕的那张熊皮带去,晚上给自成垫着,别受了寒气。”
大太监听了不禁暗暗吃惊,陛下这是受了什么刺激啊?把自己那张最喜欢的熊皮都赏给李诚了,这李诚是要上天么?他又做了点什么事情呢?孙伏伽来都说了啥啊?
好奇心很严重的太监,这一路其实在告诫自己,别打听,知道的多,死的也快。
李诚收到赏赐的时候,却在歪嘴道:“陛下小气的紧,一张熊皮就把我打发了。下次记得提醒陛下,赏点实惠的,比如矿山,土地之类的。”
大太监掉头就走,不给他絮叨的机会,回到李世民这,如实禀报,李世民听了却哈哈大笑道:“竖子,朕就小气,你奈我何?”
看着大太监远去,李诚暗暗告诫自己,祸从口出,以后真的别乱说话了。尼玛,继续这样,就成作死小能手了。这要真的被天下人知道了,自己不得被人恨死啊。李诚告诫自己不要作死的时候,两个小新罗婢,却在作死的勾引李诚的兴致!
李承乾朝着作死的道路上开始进发的时候,李诚在大理寺里住的并不愉快。原因无他,输钱了。作为麻将的创造者,李诚的手艺其实并不高明。别说出千这么高段位的事情了,记牌这种事情,他都做不好
。很明显,李诚的才华,不在这上面。
李诚不开心,自然有人开心了。喷了李承乾一脸口水的孔颖达就很开心。
话说李诚坐牢,最开心就是孔颖达了。原因无他,李诚这家伙,平时就知道躲在家里不出来,关键是他躲在城外的李庄,不是在长安城内。这个就很讨厌了。
孔颖达欣赏李诚的文采,所以愿意跟他聊天。谈古论今这种事情,也是要看对象的。赶上李诚这家伙,让他自己写诗文,根本写不好。但是让他谈古论今,那真是找对人了。
一个学历史的,可想而知,对上孔颖达这个饱学之士,加上一个孙伏伽,今天还多了一个来探监的曹宪和小王勃。这几位凑在一起,先是坐而论道,从上古之时开始瞎聊。
李诚一开始还是很谨慎的,没有轻易开口。毕竟当下的人与现代人的价值观差距太大。但是李诚有一个好处,就是开挂了。每每谈到某个历史典故的时候,李诚都能接的上一两句。这个就很吓人了,要知道书籍在这个时代是稀有物品。所以,李诚开口不多,但是能接的上,就一定也是个饱
学之士。再说了,这几位本来就把李诚当做饱学之士,平等对待来着。聊天很开心,但是坐久了也累。李诚提出打麻将休息一番,孙伏伽立刻相迎。这帮老家伙,最近打麻将的时候,比下围棋都多。这玩意很简单
,上手快,玩的时候不耽误聊天。
重点是这几位的手艺很臭,在家里跟家人和同事打麻将,那是输的多,赢的少。偏偏只要跟李诚打麻将,都是赌神附体。聊的来,玩的开心,还能赢土豪的钱。
你说,这帮老家伙开心不开心。尤其是曹宪,带着王勃呢,一边打麻将,一边有个小探子,想点炮都没可能啊。
这帮老家伙,还喜欢点评当下的文臣名将,尤其是孙伏伽看了李诚写的《隋唐英雄传》,更是很不爽的表示:“自成所作者,为何只有武将而无文人?”
李诚丢出去一个北风,淡淡道:“孙老先生,顾名思义,隋唐英雄传,自然写的是武人咯。”孙伏伽不紧不慢的开口:“碰,四条。此言差异,文人者,就没有英雄么?”
孔颖达附和道:“就是,行文不问不白的,亏他一代文宗的文采。竖子!”
曹宪呵呵一笑道:“两个老不修,自成所书者,话本也。何谓话本?但凡识字者,皆能读懂也。话本者,市井之徒喜闻乐见者也。尔等难不成要与市井之徒相提并论乎?”李诚点点头:“还是曹师明白道理,我这话本,就是要在市井流传的,只要识字,都能看懂。将来那茶馆里头,找几个口舌利索的,将这话本里的事情讲出来。一者,能为茶楼酒肆增加客人,二者,又能多
一个谋生的手段。”“圣人欲设左右屯营,以飞骑命之,窃以为,此今细柳营者。自成有今亮之名,又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愿为今之绛侯?”孔颖达笑着打趣一句,其实是想转移话题。李诚歪理太多,说他不过,不如挤兑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