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牛进达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377 字 9个月前

“郎君,这一去,千万要好好的。”若儿急了眼,泪水都要下来了。明月也好不到哪去,泪眼婆娑的。李诚摆摆手道:“好了,都别这样。我该回去了,这两天要好好准备一下。”李诚也没多留,交代一声不用等他回来,直接戏园子开张的话就走了。坊长一阵欢呼,送出坊门不提。李诚回到家中,崔芊芊和崔媛媛坐在一起说话呢,眼睛都是红的,眼角还有雷横。得,家里的女人也

不放心啊。

放心才怪了呢。秋萍也从李庄过来了,带来了安乐。这一阵子,秋萍的弟弟在李庄读书,她过去照顾了几天。这不,得到消息,赶紧回来。

李诚抱着闺女不撒手,这一夜在秋萍房里睡下不提。

次日一早,李诚刚起来,门子就来报告,牛秀将军驾到。李诚倒是没想到,牛进达来的这么快,按说应该是牛进达给他发将令,李诚去报道才是。

匆匆出来,李诚行了个军礼:“见过将军!不对,是总管了。”

牛进达一脸平静的看着李诚,淡淡道:“牛秀谢过自成先生力挺之恩。”

李诚歪歪嘴,这人就是这点不好,情绪太过内敛了。不过话说回来,牛进达也不容易。他之前是跟着秦琼和程咬金混的,脑门上有这两位大神,他的光彩也显不出来。

可惜的是牛进达在两《唐书》里都没有被立传。

牛进达是真的感激李诚,如果是大军出征,他肯定不会被命为总管。最多就是一个副总管了,总管一职十有八九是侯君集。但这一次是轻兵出征,牛进达才有机会担任这个职务。

“没有的事情,陛下也没人可选,也就是将军了。”李诚表示没有自己的功劳,不接受这个感激。牛进达却道:“薛万均兄弟,执思失力,皆可为此行总管。”

“不说这个行么?”李诚歪歪嘴,最不喜欢这种面无表情的人了。你都看不出他心里怎么想的,牛进达还是僵尸脸道:“本总管三日后卯时,擂鼓聚将,自成不可耽误了时辰。”

李诚肃然行礼:“李诚领命!”牛进达正堂都都没进,这就转身告辞了。李诚送到侧门口时来一句:“苏将军有弟子裴行俭,可为行军司马一职。”

牛进达站住回头:“可,本总管记下了,回头派人去传话,裴行俭为行军司马,归自成统领。”得,这意思就是关系户来吧,我认了。看来这人,也不是个榆木疙瘩。

送走牛进达,李诚就开始忙活了,这次出征,李诚决定只带两个老卒,余者都要留下来看家。一干老卒都想跟着去,最后李诚决定带上钱谷子和牛二贵。

一干老卒只好作罢,李诚又出城去了一次少府监,假公济私,让他们赶制一批小铁铲。

裴行俭也来李诚照了面,李诚直接把铁铲的任务交给他,让他盯着,一千把小铁铲,做好了就给牛进达送去,算是在牛进达跟前露个脸。

唐朝的小铁铲自然不能跟现代的工兵铲相比了,但是这东西确实好用,尤其是骑兵,带着小铁铲安营扎寨用到的地方多了。这么大的数量,也就是少府监能赶制出来了,工匠多的好处就是这个了。

“不是我小气,而是那些工匠在崔氏眼里,都是奴才。”李诚一开口就剜人心。

崔寅的表情比较尴尬了,李诚说的确实是实话。少府监的工匠,做的好的,李诚都给安排了一些小官来做。这些人掌握的技术,除了儿子,谁都不教。要不就只好是李诚开口,他们才会把技术拿出来。

不是李诚小气,实在是这技术一旦扩散了,想挣钱就难了。李诚初期需要资本积累,当然不会轻易把技术扩散出去。

不过铁锅这个东西,还是尽快推广开来为好,毕竟能带动整个大唐的冶炼水平的提高。

“这样吧,联系一下卢氏、郑氏,加上崔氏,大家一起做,市场分割一定要明确,现在看不出什么来,将来搞不好为了市场就能打起来。”李诚稍稍沉吟,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崔寅听了面露喜色道:“好,辽东卢氏,对草原的情况最了解,洛阳郑氏又为什么?”

李诚听着都奇怪了,郑氏和崔氏不是联姻么?丈母娘都是郑氏的人呢。不过话说回来,丈母娘一定不知道,郑氏给李诚送了女人,要挖闺女的墙角。

“嘿嘿!”面对李诚的眼神,崔寅笑了笑,李诚突然一阵心虚,不是吧?他知道了?

崔寅低声道:“郑氏就算了吧?难不成就为了一个庶出的女娘,就把铁锅技术给他家?”

李诚这一下反倒镇定了,淡淡道:“这个市场很大,不是一家一姓能吃下来的。再者,洛阳这个位子很重要,加上郑氏,会省去很多麻烦。”

李诚这个解释,崔寅并不认可,反问一句:“那白氏又作何解释?”

李诚火了,一瞪眼:“六叔,白松陵是什么人?涉及到诸君的事情,不要掺和。”

崔寅没想到李诚反应如此剧烈,立刻陪着笑道:“好,就依着自成去办。不过,李晋那边,还要自成开个口,不然事情没得商量。”

李诚淡淡道:“我会交代他的,你把人叫来了,一起去李庄见李晋。有的话必须说在前面,这一次是六叔开口,我给丈人丈母面子。但是不管谁家把技术泄露出去了,都没下一次。”

崔寅慎重的点点头:“明白了。”说完起身告辞,李诚送到门口,还没转身回去呢,一辆牛车来了,车上下来一个李诚见了就想跑的人。

大太监看见李诚一脸的不爽,脸上笑嘻嘻的拱手:“自成先生,陛下让奴婢来问一声,内府囤积的灰糖,如何处置?”

李诚想起来了,还有这么一档子事情没处理呢。挠挠头道:“那行,我回去换一身衣服,跟你走一趟。之前交代的作坊和原料还有人手,都准备好了吧?”

大太监喜出望外,没想到李诚答应的这么干脆,赶紧道:“都备下了。”

李诚回去交代了一声,出门跟着大太监去了。在路上大太监还解释一句:“陛下的意思,自成一去,一年半载的,事情不能拖啊。不然奴婢也不敢来打扰先生。”

李诚这次没生气,毕竟是自己的锅,点点头:“谈不上打扰的话,这不是还有几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