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急急忙忙的来找姚老三时,姚老三正在给一头矮马绑货物。见了郭怒便笑道:“老郭,你是个能做大事的,这等乱局之下,还敢跟着我走一遭。”
郭怒苦笑道:“姚哥哥,可以的话我宁愿不走这一趟,太揪心了。”
姚老三笑道:“怎么?你怕了么?别看现在乱,越是这个时候,越能挣大钱。我们这些人,哪个不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讨生活?怕也没用!富贵险中求,这一趟包你五倍的利。”
郭怒笑道:“我怕个甚么?这一趟不是我要走,是一个贵人要走。”
姚老三听了停下手里的活,指着边上的竹凳道:“坐下说说。”
郭怒这才低声道:“关中来的贵人,这次要打通商路,主要的货物是茶叶、铁器。”
要说茶叶,姚老三还不是很在意,这东西的前景还不好说,但是说道铁器,姚老三就倒吸一口凉气道:“铁器可不好玩,多了就是杀头的买卖。”
郭怒笑道:“想哪里去了,铁锅能干啥?”听说是铁锅,姚老三就更吃惊了,忍不住低声道:“郭怒,你老实交代,上一次去长安,是不是攀上高枝了?”
郭怒低声道:“哥哥一个人晓得就好,不要对外去说,这一路确保万无一失,安全回来,哥哥自然就知道好处有多少?”
姚老三压低声音道:“不若带我去见见贵人吧,心里也有个准谱。”
郭怒沉吟一番:“走吧!去见见也好。”两人急急忙忙的出门,来到郭怒的货栈处。
里头的人都认识姚老三,一路上招呼不断,姚老三也是不断拱手回应。
到了后院,看见清净的院子门口,李山就像一座小山似得坐在那里,跟前两条獒犬见有人来了,立刻站起来发出低吼声,龇牙咧嘴。
李山伸手拍了拍獒犬,这才安静下来。姚老三知道李山,忍不住问道:“他不是你的人?”
郭怒道:“哥哥看看我这身板子,能降的住他么?”姚老三点点头:“我看也不像,难怪平时你也不怎么管他。这厮,生按牛头的好气力。”
两人入内,李诚在堂前写东西,身边站着个丫鬟红锦。这俩也是识字的,见李诚用碳条画图,很是好奇的看着。碳条还是不趁手,李诚觉得应该弄出铅笔来了。
听到动静,李诚回头一看,见来的是郭怒就笑道:“怎么,都准备好了么?”郭怒上前恭敬的拱手道:“这一趟的合伙人,要见一见贵人,小的斗胆带来了。”
李山见了李诚,态度可以说最为恭敬,带着两条獒犬,落后李诚一步。李山的非常敏感,只要李诚停下脚步,他一定会及时的停步,两人之间的距离永远差一步。或者说,只要李诚遇见危险,李山一个大
步就能挡在他的身前。
尽管这家伙看着傻乎乎的,还特别能吃。但是李诚看出来了,这家伙六识极为敏锐。两只小獒犬,跟在他身边,只要稍微跑的远一点,他一声吆喝就回来了。
也不知道李山是怎么训练的,獒犬看见别的人,会龇牙,唯独对李诚不敢。松州不大,半天的功夫就走了个通透,李诚走的还不算快,一路上不时要停下来观察一下。这个城市有个特点,就是人口非常的杂。汉人、羌人、吐蕃人,还有一些不知道民族的人,都在这个城市里出没
。
这样以来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谁能保证不会出现里应外合呢?这里是进入高原的必经之路,人多杂乱,几乎是一个必然了。
李诚心里暗暗记下,往回走的时候让钱谷子去见牛进达,指出这个隐患,希望得到解决。回到住处,这里也是乱糟糟的,整个商队有一半人住在前面的院子里。郭怒花钱买下了这个院子,作为一个货栈来用。却把接头地点放在那个青楼的院子里,可见这家伙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只要没有
太大的问题,李诚就不打算去干涉他。
在这个地方,郭怒真有点如鱼得水的意思,算是个地头蛇了。
郭怒已经先回来了,带来了一个商人打扮的男子。见到李诚,男子上前拱手:“崔仲见过姑爷。”不消说,这是崔寅安排的人,既然是姓崔的,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家奴被抬举,一个是同宗的旁支子弟。
“一路辛苦了,还算顺利吧?”李诚客气一句,崔仲笑道:“从成都过来,路要好走很多。我带来了一些蜀锦,还有去年送来存着的茶叶。”
李诚看了一眼边上,郭怒立刻笑道:“还要做一些准备,三天内一定成行。”
三人到了后院,李诚才看见门口摆个小煤炉,没想到这边也用上来。青鸾见了立刻上前见礼,拿铜壶里的水泡茶待客不提。
李诚招呼两人坐下,看看郭怒道:“这一路既然不太平,都有什么准备?”郭怒收起轻松的表情,正色道:“回家主,小的收拢了三十几个好手,各族都有。崔掌柜又带来了二十几个好手,另外有联系了一个商队一起走,算起来能有一百头牦牛,小两百个人手,寻常的部落,都未
必能威胁到商队。”
崔仲咳嗽一声道:“联系好的商队,可有问题?”这话问的很到位,也说明他是长期在剑南活动的商人。郭怒赶紧解释道:“都是当年的老关系,一家老小都在松州。”
崔仲很不客气的指责道:“那也不行,敢于走这条路的商人,哪个不是亡命徒?必须把他们的家人都控制起来,事关姑爷的安危,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李诚大概明白崔仲的意思了,这个说法是含蓄的。说明这条路上的商队,随时可能化身劫匪。黑吃黑这种事情,太寻常不过了。家安在松州的话,把家人控制起来是个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