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缆绳砍断,新船被滚下来,海水倒灌后托起这艘新船。一千料的大船,在这个时代未必是最大的船,但肯定是最大目前最大的海船。
杜老头看着新船下水,很是得意的站在李诚身边道:“总管,这条船总算是造出来了。”李诚倒是很镇定,万吨大船都见过,这算个什么?排水量也就是五六百吨的船。还是一条平底的海船,用的是硬帆。关于海船的格式问题,李诚实在是没太好的办法。大航海时期那种软帆尖底的海船,现
在的技术根本造不出来。即便能造的出来,也无法让人信服。这是大唐,面对的是渤海、东海、黄海。这种特殊的情况下,硬帆自然是首选。中国人一点都不傻,海船在不需要走太远的情况下,硬帆的效率更好。不是说软帆不好
,而是在中国人看来,不实际。
李诚面无表情的样子,让杜老头有点担心,难道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么?“接下来海试的过程很重要,一定要注意安全。确定这条船在多数情况下能扛的住大海的考验,这才算是过关。对了,船厂的规模可以适当的扩大,在增加两个船坞吧。”李诚显得很平静的时候,现在已经
是一片欢呼声。
杜老头自然没啥不满的,按照李诚的意思,杜老头是朝廷的官员了,这船厂就跟他没关系了。交给他儿子来继承就是了,杜老头安心的做官,确保船的质量,还有产量。新船下水,正式海试还要等两天,李诚把吴都尉叫来吩咐:“这种新船,明年会增加很多,还要造更大的船。水师当务之急,是确定新船的性能。海试时间为一个月,期间一定要确保安全,绝对不能大意。
如果出了意外,每人抚恤金二百贯。”
新船要海试这个事情,吴都尉还真的没有概念,这是李诚提出来的,他只能接下来。
这年月在海上讨生活,就是在生死线上找饭吃。李诚的态度,吴都尉和麾下都很感动。水手的命不值钱啊!二百贯的抚恤金,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年内不愁吃穿了。新船下水,李诚兴致却不算很高,这就让杜老头有紧迫感。李诚要求造更大的船,这对他来说压力很大。新船下水只是第一步,还有两天的时间,要给战船装上拍杆和八牛弩。船上不仅仅是水手,还有一
队战兵。
运气的是,这个时代的气温较高,冬天的渤海封冻的时间很短。新船还有足够的时间,在封冻之间完成海试。
相比于李诚的平静,刘仁轨和许敬宗就没法平静了,前者是因为新船之大,让他感到兴奋。头一回对水师的前途看好。后者则在担心另外一个问题,造船的钱从哪来?
这一条新船,据说造价就是一千贯,用的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装备。水师,从来都是很烧钱的勾当,不像地面部队,一般的府兵,有把刀,一件皮甲,就能拉上阵去打仗了。水师则想都不要想,跳帮作战之前,都是最大限度的杀伤对手。火攻才是这个时代海战最具威力的战术。
“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前年修此身……。”戏台上明月扮演的白素贞,身边跟着一个白牡丹扮演的波浪形小青,视觉效果意外的和谐。
早就传遍长安的故事,新颖特别的唱腔,《白蛇传》轻而易举的红遍长安。平康坊的娘子们,即便是青春已过,颜色不再,靠着戏园子照样能活下去。
每一场演出结束,幕布拉上的时候,都会出现一行字,编剧:自成先生。李诚虽然不在长安,关于他的传说却依旧在流传。平康坊的娘子们念兹在兹,许久不见先生新作,不知何时再唱自成诗。贞观十二年的大唐,初唐四杰最大的卢照邻还是小屁孩。李诚领一时fengsao,达到
了无人能及的高度。《白蛇传》红遍长安,伴随着万户捣衣声,大小娘子们口中唱的都是这出脍炙人口的曲子。明月、白牡丹红遍长安,反倒是反串许仙的娘子,因为不断的变化,没有红起来。其实这出戏呢,算的上是女主
的戏,许仙不红也可以理解。
又一场演出结束之后,明月下台卸妆时,眉开眼笑的若儿过来道:“登州来人了。”
明月不等卸妆,匆匆起身往外走,见到在外等候的钱谷子,上前道:“郎君可以书信?”
钱谷子抱手笑道:“回明月娘子,家主有信一封,还有一些礼物,都叫人送到宅内去了。”
“这样啊,辛苦了。”明月赶紧客气一声,这是李诚跟前的亲信,丝毫不敢怠慢。若儿送到外面时,一张飞票塞过来:“辛苦了,拿去喝茶。”
钱谷子一点都不带客气,笑嘻嘻的收起道:“若儿妈妈,明月娘子再不抓紧,要落在别人后面了。”若儿心中一紧,赶紧追问,钱谷子收了好处,自然说了一些李诚的事情。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但对于若儿和明月来说,却是很要紧的事情。李诚身边有白郑二女,被她们抢先生下孩子的话,明月的地位就很尴尬了。
关键还是这两个女人的出身不差,这是明月的天然劣势。得想法子找补回来。送走钱谷子,若儿回来一番说话,明月的心头也是一阵紧张。赶紧回家去看了李诚写来的信,看完了轻松了许多。李诚在信里说了一些想念的话,同时还强调了大唐盛世来临,长安最鼎盛的时候已经来到
。
这个情况下,对于明月这些人来说,无疑是最佳的发展机会。不要想那么多,抓紧时间扩张戏园,十年的时间就能挣到一辈子花不完的钱。
放下信的明月却不这么想,而是愁眉不展道:“妈妈,便是有一生都消受不完的钱财,也比不了给郎君生下一儿半女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