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众议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312 字 9个月前

有的事情可以坚持,有的事情不能坚持,孙伏伽看的很清楚。人老成精呢,不傻!皇帝出门打猎,带着一帮人纵马,死都要拦着他,这要坚持,因为后果不严重。这次要坚持给俩人判个死罪,后果太严重了。

烂摊子从大理寺出发,丢到了李世民手里。最终还是要圣裁!

李世民也没着急处置这个事情,而是叫来大太监,交代了一句:“派人去长安,传朕的口谕,就问她一句,皇室的脸面还要不要?”

大太监下去了,李世民摸着胡子在那发呆,边上的徐慧悄悄的点了龙涎香,也不说劝一句的话。倒是李世民沉默了一阵,开口为一句:“爱妃,朕该怎么处置?”

徐慧这会才多大啊?放现代初中没毕业呢,面对这个问题很平静的回答:“此陛下家事!不容臣妾置啄。”李世民听了恍然大悟,点点头赞许道:“爱妃果然聪慧!”

一帮大臣都被叫到李世民跟前来商议之前,李世民先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沟通过了。剩下的重量级臣子,比如房玄龄,根据李世民的了解,这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不需要多话,一点就明白他的意思。

果不其然,随扈的宰相们都到齐了,李世民叹息一声:“诸位爱卿,长安诸事,想必都知晓了。朕很为难啊!”一帮大臣装哑巴,低头看鞋子,抬头看屋顶,目光平视的都有。就是没有开口表态的人,这个事情太大了,谁敢乱说话?

“柴、杜二人,皆朕之婿也,自成也一向为朕视作子侄。手背手背都是肉,朕为难啊。”李世民一开口,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节奏。

房玄龄等的就是这个态度,立刻开口道:“陛下,臣以为,自成当街行凶,此风不可长。”

李世民听了露出微笑:“卫公已经用鞭子抽过他了,朕以为就这么算了吧。倒是柴杜二人,罔顾国法,不可轻饶。”定性了,这俩肯定要吃点苦头的,不能就这么算了。不然别说李诚不答应,在场诸位宰相都不能答应。

为啥呢?今天能为了私愤亲自上阵去砍李诚,明天就能砍房玄龄、长孙无忌。驸马很牛逼么?房家也有驸马的好吧,长孙无忌家里也有的好吧。李世民就喜欢把公主丢给大臣做媳妇,被公主祸害的家庭可不少呢。

长孙无忌站出来道:“陛下,此二人年幼,为人所利用,情有可原。臣以为,小惩大诫即可,毕竟未有造成严重后果。”李诚和家人没事,就不算严重后果。就这么简单。

人治社会就是这样,一切以后果为重。至于性质这个东西,呵呵呵。皇帝不要脸面么?

“司空所言荒唐!为泄私愤而率部杀戮,如非自成有幸察觉,后果不堪设想。”总是有人是坚持自己做人做事道理的,站出来说话的是宰相岑文本。

李世民心里微微不悦,脸上倒是丝毫变化都没有。不过小本本里记下了,哼哼!

侍中杨师道也捧着笏板站出来:“陛下,臣以为岑相所言极是。”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岑文本顶撞皇帝,那是一贯的作风,素来如此。看不惯就说,杨师道在李世民的眼睛里,则是别有用心了。难不成,杨氏也掺和进来了?

李世民现在看这些旧士族出身的,哪个都像嫌疑犯。什么崔卢郑王杨裴,一个都跑不掉。只不过现在四大姓里头,崔、郑、王都没有直系在相位上而已。但是这些门阀的触角无处不在,代言人那可是不少的。

贞观年间,李世民的强势崛起,勉强能压住门阀。即便如此,也陆续使用了一批门阀出身的臣子为相。老实的还能善终,比如王圭,不老实的就踢走,比如萧瑀。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着急处置,待幕后元凶被擒时,在做定论。”马周站出来说话了,他还是很懂李世民的。如果不能快刀斩乱麻,那就“拖”字决。毕竟还是有充分理由拖下去的,而且拖下去,对门阀不利。

毕竟这些门阀之间的关系,交错纵横,互相都有联系。一旦查出一个,可能牵扯出一串来。到时候就不由得反对者不主动妥协了,李世民可以完全掌握主动权。

“宾王言之有理,臣附议!”房玄龄赶紧表态,这个结果附和他的诉求。

褚遂良也站出来支持马周,长孙无忌也表示认可,一干新贵纷纷附和,这时候有人要再反对的话,那就真的是嫌疑犯了。

“善,拟旨吧……”李世民直接拍板,算是个暂时的定论了。柴、杜二人收监,等待进一步调查结果。李诚所为,情有可原,不罪不赏。

结论有了,这一次针对李诚的打击,结果自然就有了。李诚固然有很大的损失,但是有些人也算彻底跟李诚撕破脸了。这才是李世民能容忍李诚堵在柴家门口,差点剁了柴令武的主要原因。不然你以为呢?

至于李诚的损失,一时半会肯定拿不赔偿的,再议吧。

商议结束,众相离开,李世民没着急回去,派人把李淳风叫来了,问了一句:“爱卿,近期天相如何?”把皇位和天相联系起来的文明,中国算是独一份了。

什么天灾之类的,那就是人君的锅。皇帝失德!问题这种言论很有市场。做皇帝的也信这个,而且还很重视。在封建集权的时代,私人研究天相是犯法的事情,而且罪名不小呢。

什么弄个望远镜观察月球之类的举动,有多少脑袋都不够砍的。

李淳风一开口,李世民就放心了。“陛下,臣夜观天象,紫薇星耀,莫有不臣。”

妥了,李世民放心了。这东西到底可信不可信,后人很难去解释清楚。根据一些历史记载,很玄乎的都有。李世民担心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