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小聪明的太子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339 字 9个月前

卢氏点头认可了丈夫的说法,这事情其实很简单。李诚是个受害者,李承乾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派人去清查起损失,然后督促两家赔偿,有多少算多少,不足的部分,李承乾自己出一点,不要多意思一下就行。

这样一来,方方面面的都照顾到了,提到李承乾,肯定没什么非议,只有好话。

想法是好的,但是李承乾却不配合,甚至也没怎么事先征求房玄龄的意见。其实这个事情呢,房玄龄早就相好了,只要李承乾开口问一句,具体该怎么处置。房玄龄就一定会全盘托出,但是李承乾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给一个私下里商量的机会。

处理办法,完全是他自己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很有一点大权在手,想表现自己的意思。殊不知,越表现就越像个爬到高处的猴子,屁股上的红全露出来了。关键他的表现,都是想在一干年轻人面前,摆他太子的架子。

看起来他确实很爽了,很有面子了。柴哲威、杜构、巴陵,召之即来。实际上落在房玄龄这种老臣的眼里,李承乾做事太毛糙。最近根本就没有好好想过,事情该怎么处置。

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在应付差事,这让人太失望了。不过他是太子,房玄龄不好说而已。

说实话,这次其他老师不在场,要在场的话,估计又是一顿喷。而且事情看似处理好了,结果是房玄龄不满意,柴哲威、杜构、巴陵都不满意。

为啥啊?很简单,杜荷是从犯啊,不给他减免点赔偿,就想着完成你的任务?你说杜构能满意么?出这么多钱,却得不到任何回报,能满意么?

柴哲威也不满意,老二都分家了,我花了这么多钱,不是应该的。太子一句好话都没有。巴陵就更不满意了,你是哥哥,妹妹有困难,一点意思都不表示一下?

还有一个不满意的人是李诚,我家被烧了,我忍了。太子代表朝廷,能不安抚两句?派个人来问候一下也是好的吧?特么的没等到太子的人,连一句话都没等来。

整个一个里外不是人!一件事情做下来,老师不满意,当事人不满意。总的来说,李承乾这太子属于能力有限,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做人做事,多以自身喜好为主。如果是寻常的富家翁之子,或许能善终。但他是太子,善终就是一种奢望。

李诚没等到太子这边的消息,倒是把李泰的人给等来了。相比李承乾,李泰对李诚的追求可谓孜孜不倦。不过李泰的人又白跑了一趟,次日一早人才到村口就被裴行俭给拦下来了。

裴行俭表示,李诚在家养伤,不见外客。魏王请回吧。别人拦着,魏王府的官员能一巴掌呼过去,但裴行俭代表的是左卫,奉命来此镇守稳定地方。李泰的人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留下礼物拜托裴行俭送过去。

第四百零八章小聪明的太子

“太子殿下,家母有命,为救二郎,竭尽全力,否则九泉之下,无颜面对大人。来此之前,臣算了一下,再容臣一旬,卖掉家中一些产业,可凑齐一万五千贯。”杜构早有准备,他没得选,但也不是冤大头,出一万五就算是够意思了。

杜构的回答,李承乾显得非常满意,要说家底,杜家肯定不如柴家。杜家都出一万五,柴家不能少于这个数吧?这样至少三万贯,在李诚那也能面前交代的过去。

柴哲威一脸的苦涩,叹息摇头道:“回太子殿下,容臣禀明一事。”

李承乾没想到这家伙如此的不干脆,你家出个一万五千贯很难么?当下脸色就是微微一沉,他头一会处置这样的大事情,开局没有表现的很好,现在是个挽回的机会,柴哲威居然不配合,李承乾很不爽。用眼神说,老表,你不给面子么?

柴哲威起身抱手:“殿下,非臣吝啬钱财,实在是二郎已经成亲,昔日大人在世,已经把家分了。眼下二郎有难处,哲威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愿出五千贯。”

客观一点来说,柴哲威很不错了。你一个分家出去的老二,还是驸马都尉,你捅这么大的篓子,我还能拿出五千贯来,还想怎么样呢?这个是唐朝的五千贯,购买力很吓人的。足够柴家一年的用度了。

既然已经分了家,柴哲威就算一文钱都不出,那也不是什么问题。最多被人喷他吝啬!没人会说他见死不救,毕竟你柴哲威自己有家,还有媳妇。

这话说的李承乾无言以对,道理其实很简单,柴令武有自己的家当,不能他家一毛不拔,让人家柴哲威出钱救命吧?关键问题是巴陵公主,对柴令武的死活根本不关心的样子。而且还做着美梦,想嫁给李诚做大妇。

也不想想看,别看现在李诚好像元气大伤,他要说休妻另娶,长安城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的人家,能从长安排队到洛阳还饶半个来回的。要不为啥崔氏要嫁女啊?要不崔氏为何坐视连个信都通报,不就是想把李诚控制住么?

李承乾为难的时候,眼睛转向了房玄龄,那意思求助了,在线等,挺急的。

房玄龄只能在心里微微摇头,李承乾实在是缺乏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这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他派人给巴陵带一句话的事情。偏偏他却为难的看着房玄龄,这让房相如何开口?

“巴陵公主乃天家之女,臣如何置啄?”房玄龄只好这么回答,心里再次失望了。看来传言中李诚多次拒绝东宫的招揽,是有其根据的。回去汇报的时候,要重点强调一下,太子不通事务这一点。

“这个,孤也很为难啊,巴陵那个脾气,实在不好说话。孤,不好逼她吧?”李承乾说漏嘴了,你不好逼她,那是因为你要名声吧?不忍逼迫骨肉,换取所谓的仁名?

房玄龄心里很无奈,但这是太子,是储君,他是老师。咳嗽一声,房玄龄开口道:“殿下,何不着人请巴陵公主来问一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