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争利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277 字 9个月前

“那就走吧。”李诚走两小宫女跟前,一伸手把箱子举起来,扛在肩膀上:“还挺沉啊,殿下的私房钱可不少呢?”两个小宫女连连道谢,一干嬷嬷们站一堆,却没人敢再阻拦。

这里是皇宫,说到底,她们都是奴婢一样的。把李明达惹急了,小家伙闹起来,她们一顿打没的跑。这就不是讲道理的时候,这些嬷嬷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该怎么做。回头去找陛下告状,连李诚一起告就是了。

吴嬷嬷一个人站在前面,低头的时候眼睛里全是恨意。李诚居然没帮她说话,还带着公主一起走了。真是可恨啊!

李诚扛着箱子,牵着小公主,走了一段之后,李治带着一个太监两个宫女,默默的跟上。队伍还在壮大,给人一种逃难之感。大太监在宫门口等着呢,看见李诚他们出来了,指挥人把车马赶过来,装车,走人。

原本想要告状的嬷嬷们,看见这一幕都死心了,别告状不成,被一顿板子打死。

高阳拎着裙子追了出来,宫门口被大太监挡在路中,大太监缓缓行礼:“殿下,佳期将至,不可节外生枝啊。”换成一般的太监,高阳一巴掌就扇过去了,但这位高阳不敢。

“本公主还不如不做公主呢。”高阳发出了为何生在帝王家的哀怨,大太监面无表情,没有说话。站的稳稳的!高阳跺脚之后,转身回去了。

大太监悠悠叹息,回来见李世民,把经历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别的公主都要学规矩,兕子自幼体弱,学不学都不要紧了。也不必为难那些嬷嬷。”李世民还是通情达理的,但他更心疼女儿。大太监应诺,要退下时,李世民道:“看好高阳,别叫她出宫。闹出事情来,皇家的脸面何存?”

一干宰相被李世民叫来议事,高昌那边很跳,李世民派使者去告诫他,你不要跳哦,朕会揍你的哦。赶紧来长安见朕,有你的好处。高昌王鞠文泰回信称病,表示来不了。

(上犹冀高昌王文泰悔过,复下玺书,示以祸福,片之入朝;文泰竟称疾不至。十二月,壬申,遣交河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副总管兼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等将兵击之。)

这就是所谓的不能不教而诛了,堂堂正正的阳谋,你来不来都是死路一条。来了,幽禁,换个听话的皇帝,不来,大军碾压过去。

一群宰相看到了鞠文泰的回信之后,纷纷表示这厮不服王化,要好好地进行再教育。

大方针定下来了,李世民才表示:“朕拟以侯君集、薛万彻为正副大总管,以李诚为行军总管,李义府为行军司马佐之。诸君以为然否?”

这个安排没太大的问题,大家都看的出来,这是啥意思。李诚吃了不小的亏,李世民要补偿一下,了解!但是李义府是什么鬼?一个御史言官,怎么去个李诚打下手?

李诚求的是副总管,但是李世民不可能答应这个,完全说服不了众人。

不过大家一看言官头子魏征都不说话,也没人去喷了。

马周站出来道:“陛下,李诚为水师总管,此事,可否再议?”唯一提出异议的是他。

李世民点点头道:“朕也有所考量,诸卿可有建议?”李世民的意思,你们就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多建议了。我都想过了,大家就别哔哔了。

但总有人是要给皇帝添堵的,而且还是皇帝比较信任的臣子。

“臣推举长孙冲为水师总管,接替李诚。”站出来说话的人,是褚遂良。

那么,这是褚遂良的意思么?是,也不是。褚遂良不喜欢李诚,全世界都知道。这家伙站着水师总管的位子,又去做行军总管,必须要给他捣蛋。捣蛋是需要帮手的,所以需要交易争取盟友的支持。

长孙无忌很及时的站出来:“陛下,臣推举张亮接替李诚之职务。”

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朝堂内从来都不是一团和气。

“大司空此言差矣,张亮乃三州都督,并无大错,如何能去做水师总管?”反对的人是个新嫩宰相刘汩,长孙无忌意外的怂,立刻抱手退下了。

如果当初长孙无忌要给儿子争一个水师总管,谁都不会有意见的。那会水师总管人憎鬼厌,谁都不愿意去登州那个穷乡僻壤任职。现在不一样了,李诚化腐朽为神奇,水师总管成为了肥差,登州的位子变得非常的烫手,谁都想伸手进去。

褚遂良举荐长孙冲,长孙无忌出来举荐张亮,刘汩出来反对,长孙无忌退下,然后举荐的人选就剩下一个长孙冲了,这戏很精彩。大家都看明白了!多数宰相都不愿意得罪长孙无忌,所以就算看的很明白,也不会出来拆穿他,大家认真的看戏演戏。

但是有个人最近很飘,风头正盛,膨胀的很厉害。别人不站出来拆穿,也不搞破坏。他偏偏要站出来表示一句:“臣举荐薛万彻为水师总管。”说话的是侯君集,他也是有目的的。

啥目的呢?很简单,争利!薛万均是他这征伐高昌的合作伙伴,他卖个好,将来侯君集想在登州做海贸,那不是各种便利么?

长孙无忌一看这孙子出来搞事,立刻又站出来道:“候尚书所荐,恐有私心。”

侯君集一听这话就乐了,这哥们最近几年混的不错,加上长孙皇后也挂了,怎么会怂呢?立刻怼了回去:“赵国公果然是一心为公!”这一下有人没忍住,噗嗤一声乐了。

谁啊?阎立本啊!这位被皇帝拉来旁听,听到这里没忍住。长孙无忌一道眼神瞪过来,阎立本赶紧低头不说话了,心道:好危险,还是去李庄监工来的安全啊,等下就跟陛下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