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两节课,专门讲新式的记账法,一开始这些老爷们还不服气,但是随着课程的进行,一节课下来,这帮人就服气了。他们都是内行,都是做账的高手,新式记账法对他们来说,无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一个上午的课下来,武约布置了作业后,留在黑板上让大家抄,晚上回去必须完成,并且每人发一个作业本,用来抄写作业。一开始这些账房是很不满的,但是在新式的记账法和算法面前,很快都变成了勤奋的学生。
要知道在这个年月,知识真的是很昂贵的,新式的计算方法和记账法,想学都没地方去学。现在有机会免费学习,他们的热情很高。学会了这些,今后在这个领域就是行业翘楚。
捧着课本和备课材料回到书房,武约看见李诚,一脸兴奋的扑上来。
李诚赶紧拦着她道:“别说话,你嗓子都哑了吧?我这里准备了胖大海,对嗓子有好处。我知道你很兴奋,但是你要是不想明天没法上课,现在就不要说话。”
兴奋归兴奋,武约的嗓子还真的很不舒服,没法子舒服。上课的时候人那么多,都是用吼的。不然后面的人听不到,有喇叭都不行,毕竟不是现代社会那种用电的扩音器。
武约因为兴奋,忘记了嗓子的不适。这会感觉到不舒服了,李诚不让她说话,她就拿笔在纸上写,“台下那么多人安静听我上课,太有成就感了。”
李诚想到这可是未来的女皇,却被自己打造成了ceo,感觉很怪异。想想忍不住笑道:“现在你给他们上课,以后你还要管理他们。对了,你自己的功课也别拉下了。我能教你的不多,今后还得自己慢慢的在工作中摸索积累经验。”
武约笑眯眯的,使劲的点点头,她很在意这个,果断的不说话。李诚心道,也许这就是她能成为女皇的原因吧?喜欢在台上那种感觉,喜欢那种指挥一群大老爷们的感觉。
李诚自己对于如何经营银行,也是个外行,但是他的见识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比的。所以他也只是教武约如何计算记账,然后讲一些银行盈利的方式。这个时代的商业并不算发达,但不是没有操作的余地。
具体的赢利点,李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个是抵押贷款。长安城也好,洛阳也罢,新兴的登州,做生意的人都不会少。只要有生意人在,就不怕没人来贷款。其二,就是汇兑的手续费,其三,就是保险业务。
保险主要在登州展开,毕竟是在做海上贸易,风险还是很大的。所以呢,提供一份保本的保险合约,还是会很受欢迎的。只要人没事,货没了还能找银号赔付。就算人没回来,家里的人可以来领取赔付。
第四百二十八章武二娘上课
七月底八月初的李诚很忙,先是房遗爱的婚事办了,李诚作为兄弟会的扛把子,自然是要去捧场的。礼物很耀眼,纯金打造的一对亲热的男女,造型参照大阿福。看起来很有喜感!下面还有四个金灿灿的大字,百年好合!
这参加完婚礼,那边李诚就得把武顺娶进门,一场拖了很久的婚事,总算是有了结果。这一次李诚的聘礼更是简单粗暴,两个的银制“没奈何”,单个重达一百斤。
婚事放在长安城里办的,没有在李庄办,这是考虑到崔芊芊的感受。本有好好写一段的构想,奈何现在风气如此,只好简单带过。
成亲不过三日,李诚又开始忙碌了。没法子,人要去高昌,所以钱庄的事情必须提前做好一切安排。钱庄的事情交给武约是令人放心的,那么大一个帝国都能治理下来,区区钱庄算个啥?考虑到她还太小,李诚要给她站台。
钱庄最终被李诚命名为“联合银号”,代表各家来谈入股的掌柜,被李诚召集在一起,一次性的把问题说清楚。条件很简单,联合银号的事情,李诚说了算,武约代表李诚行驶管理权利,不接受的可以不参股。
说实话,这个阶段的武约,还真的震不住场子,毕竟不是给自己改名为武曌的女皇帝。现在就是个小丫头片子,让她束缚下面这些人,还真的为难她了。但是李诚有时间,让她学习成长。在登州的时候,武约的管家就做的不错。
与会的掌柜,最年轻都在四十岁,居然要听一个小娘子的,谁会服气呢?但是没法子,李诚把话说在前头,不接受条件就不参股好了。最终来参加会议的三十个掌柜回去之后,决定接受李诚的条件的有二十二家。
这二十多家组成的银号,可不是一股小力量。朝廷里数的上的人物,比较有代表性的分别为,长孙无忌、房玄龄、段志玄、李靖、程咬金等等。宗室里头的代表是李道宗、房玄龄的女婿韩王李元嘉等等。
这么说吧,这一次合作,只要能给大家带来巨大的利益,最多两年,今后这些人就是一伙的。也就是所谓的利益共同体,今后再有人要动李诚的心思,那真是一口气得罪一大帮人。
相比之下,之前的茶叶联盟,显得较为松散,发挥的作用就是一个茶叶价格的定制。只是这个价格的定制权利,也会被李诚的交易所慢慢的侵吞,原因自然是联合银号的股东们,掌握了足够多的茶叶产量,当初李诚可是提前下手,兄弟会收购了很多茶山。
这一次门阀的暴力打压之下,李诚坚挺的扛住了。一切很快都回归到原来的样子,从今往后,李诚不再是别人敢于轻易觊觎的目标。现在的李诚,也算是一个小门阀了。说穿了,就是李诚展现出来的实力,已经具备与大佬们合作的基础。
就算李诚开出的条件很苛刻,但是在李诚近似金手指一般的操作之下,大家也坚信会赚钱的,而且还是赚大钱,这就能给家族留下一份绵延不绝的收益。而且这些大佬们想的很简单,他们不期望短期内就挣钱,而是寄往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