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济使者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267 字 9个月前

朴正勇来了精神,说的很仔细。三国之间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边境摩擦不断。说起来新罗还真的不容易,看地图就知道了,半岛的四分之一都不到的底盘,却要对抗两个国家。可见新罗的战斗力真不差,这样的局面都没被干死。

客观的说,中原王朝各种看不惯高句丽才是新罗能保存的主要原因。高句丽固然三次击败隋炀帝的征伐,但是付出的代价可谓巨大。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气,中原王朝崛起了一个大唐。这个朝代更猛!突厥人给打成狗,周边小国敢跳,一巴掌就能拍死。

高昌在特么的七千里之外,小小的跳一下,七千零一里的大刀剁过去,直接就是一锅端。就算是高句丽自诩强大,也不敢轻易的去挑衅大唐。更不要说,一直以来,大唐对高句丽的敌视就没有改变过,幽州总管是李世民手下知名打手程知节。

在两国边境之间,大唐可谓大兵压境,根本就不给高句丽喘息的机会。就算不打你,长期在边境上摆着数万精锐,你说怕不怕?

当下高句丽的统治者是盖苏文,这是演义里的名字。全名叫渊盖苏文。唐朝的记录中要避讳李渊,所以也叫做泉盖苏文。这家伙是个弑君的猛人,也是个军事独裁者。史载此人极为残暴,嗯,不管是谁要是弑君了,都会显得很残暴的。

弑君得到的政权,如果不残暴的镇压,境内是很难稳定的。朴正勇讲诉的重点,就是泉盖苏文的残暴,说他的弑君,说他对民意的镇压。不过民意这个说法,李诚直接忽略了。这年代谈个屁的民意。所谓的民意,其实是官僚贵族集团的意。

普通百姓,不管是在大唐还是在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发声的渠道,还谈个屁的意。你以为是现代社会啊?教育普及了,人人都读书识字。这年代的普通百姓,识字率低的感人,怎么发声?哪像现代社会,手机泛滥,拍下来自己还能剪辑,加点私货。

提到百济的时候,朴正勇就重点强调,长期以来,百济频频侵蚀新罗的领土,最近有夺了一个城。这次来大唐,就是为了最近的摩擦来求大唐做主的。嗯,被人揍了,找爸爸主持公道来了。这就是新罗的生存之道,一点毛病都没有。

李诚大概了解了三国使团同时出现的原因,只要矛盾还是新罗和百济之间的矛盾。高句丽出于对大唐的戒备,主要精力还是在西部。对新罗呢,则是以一定的军事压力,迫使新罗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做出应对。

这样以来,百济对阵新罗就能占上风了。应该说,百济虽然在文化上对唐朝有认同,但是其统治者短见的帽子,应该是能戴上了。由此不难得出另外一个结论,高句丽也就是靠着这种眼前利益,将百济牢牢的绑在其战车上。

这么一分析,问题就简单了,但是想处理好并不简单。因为百济结盟高句丽,得到的实打实的好处。而来自大唐的威胁呢,则有点远的感觉。

李诚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百济朝野上下的短视的问题。

第四百六十八章百济使者

威风凛凛的黑铁塔,被这么一句话说了之后,立刻并拢双腿,站直了身子,有气无力的回一句:“是,主人!”

沙罗的眼睛突然亮了,如同在黑暗中看见了最亮的一颗星星。站直了身子,双手正冠,整理衣袂,显得极为郑重的样子,五步之外对着李诚深深弯腰:“末学后进,外藩学子,拜见自成先生。此番远来,得见先生,足慰平生。”

李诚颇为吃惊,这个百济使者搞什么搞?突然这么恭敬?看着一点都不像在演戏,这要是演戏,这演技都能拿奥斯卡奖了。

“让他过来说话。”李诚来了兴致,沙罗闻言抬头,欢欣鼓舞之色洋溢。微微弯着腰,小步快走,来到李诚跟前:“沙罗不知先生当面,多有冒犯,还请先生海涵。”

朴正勇有点吃味了,但是没法子。新罗在这方面是比不了百济的。百济这个国家,别看出自扶余,还特么的很跳,但是自汉以来,一直与中原王朝有着不断的来往。这个小国在文化上,对中原王朝有着绝对的认可。

百济的官方文字是汉字,这么说大家都该明白了。相比之下,现在的韩语是新罗人搞出来的。也就是说,别看新罗对大唐各种抱大腿,也确实在使用汉字和学习儒学。百济虽然与高句丽结盟,就文化认可而言,百济更接近儒家文化圈子。

沙罗作为百济贵族,自幼学习的就是儒家文化,官话说的比朴正勇可溜的多了。走大街上,沙罗的口音,一般人还真分不出来他是不是唐人。反倒是朴正勇,真的出门转一圈,谁都知道他不是唐人。

李诚对半岛三国的历史了解的不多,但是不妨碍他接触百济使者的目的。

“不知者不罪,以后注意就是。先回去等着吧,回头李某自会登门。”李诚很随意的摆摆手,好像一点都不在乎。沙罗却露出欣喜的表情,再次深深鞠躬:“谢先生不罪之恩,某这便回去,扫榻以待。”

“扫榻以待”这个说法其实很正常,不过现代人思维里喜欢联想,经常搞污一些原本很正经的词。菊花,很正经的词,搞的不能直视。

“榻就不必了,我习惯坐椅子。”李诚心里别扭,赶紧来一句。搞的沙罗一脸雾水,难道是我的学问不行,用错词了?其实呢,要换成平康坊的娘子这么说,那就一点毛病都没有。

李诚很好奇沙罗对自己的态度,觉得不是那种对待官员的态度,反倒像是对待一个师长。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为什么会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