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分赃不均么?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303 字 9个月前

大太监阴森森的笑了笑,尖着嗓子道:“人皆道自成有鬼神莫测之才,今始信也。”

李世民的嫔妃中并没有王氏,可见此女并不得宠。李家起兵于太原,所以不难得出结论。

“蒋王之母王氏,性好妒,不得圣人之喜。”大太监进一步解释,李诚不禁有点同情这个女人了,算起来李世民后宫有封号的女人,真不算多。王氏给李世民生了儿子,连个封号都没有。可见李世民有多不喜欢她。

“不提这事情了,船舶司的事情,怎么说?”李诚这话其实是在问李世民的,这会大太监也确实是在代替李世民说话。

“三省六部皆反对船舶司纳入内府,陛下也无可奈何啊。”大太监面无表情,语气幽怨。

“纳入内府是不可能了,但是也不能就这么算了。陛下可以此为契机,整顿船舶司,以寒门出身为首,三年一轮换吧。”李诚给了不痛不痒的办法,不出主意肯定是不行的。

这个时代的人就是这样,所谓的士族高高在上,风气如此。世人皆以能娶大姓女为荣。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这帮臣子也是如此,通过联姻,士族反过来制约皇权。

这事情谈不上优劣,皇权不受控制,肯定是不行的。

李诚很清楚,从平衡的角度看,三足鼎立才是最稳当的,三点决定一个平面嘛。但是现阶段来看,只有两足。如何培养出第三足呢?

想到这里,李诚摇摇头道:“回去了。”说着转身就走,没到两仪殿的时候,迎面遭遇的长孙无忌。抱手,微笑:“自成,借一步说话如何?”

“陛下没回来?”李诚先问一句,长孙无忌笑道:“无妨,不会耽误多少时间。”

就这态度,李诚能感觉的出来,跟以前不一样了。点点头,长孙无忌在前,两人沿着林间小路往前慢慢的走,四周没人时长孙无忌站住回头:“凡事皆应有度,奈何有的人做事太过。”李诚听到这话便噗嗤一笑。

“怎么,分赃不均么?”李诚脱口而出,长孙无忌老脸一红,过了一会才笑道:“海贸的事情,陛下特意私下说了。温儿去了凉州,押送一批大黄和茶叶。”

大黄,一种药材,专治便秘。清末有大臣闹过笑话,上奏折禁制大黄对外贸易,那样洋人都会被憋死。

长孙无忌这么说话的原因,无非是给自己找个下台阶。接下来的才是重点。

李诚笑了笑,眼神里的嘲讽清晰可见,长孙无忌当着没看见,继续说话。

第四百九十五章分赃不均么?

李诚以为自己来的很早,没想到是来的最迟的。小黄门没说时间,李诚也就尽量的赶早,既然不是大朝会,点卯是不可能的。吃了早饭,不紧不慢的出门,进宫,跟着内侍到场。

站在门口,看见里头已经坐了好些人,多少有点不好意思的开口问:“我是不是来迟了?”

李世民自然是坐在中间的,看见李诚一脸的阴沉。这都巳时了才到,这可是小朝会。

“自成,内侍没有告知,辰时就该到么?”长孙无忌站起来问了一句,算是替皇帝解惑。

李诚挠挠头:“可能是我忘记了。”李诚会忘记么?不存在的,但是他还是决定忘记。众人的眼神齐刷刷对着李诚呢,这家伙装傻谁看不出来啊?

“来了就坐下吧。”李世民总算是说话了,李诚赶紧上前见礼,然后才找个位子坐下。

在场的都是从三品的御史大夫,李诚级别最低,自然敢往前去。别人的面前摆的都是笔墨纸砚,李诚坐下后,则是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小本本的和碳条。

考虑到今后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李诚准备的很充分。开会嘛,怎么可以不记录呢?

领导说话的时候,拿出本子记录,说明办事认真啊。这个道理,李诚还是懂的。唯一不那么爽的是,这年月都是竖着写字。李诚算是穿越很好几年了,还是不太适应。

这种会议太高端,李诚决定暂时先一言不发。看看大佬们是怎么分赃的。咳咳,错了,是怎么治理国家的。

“吐蕃和亲事,今可定也。着吏部尚书李道宗负责筹备,礼部上下配合,不可怠慢。”

李诚碳条都拿起来了,一听是这个事情,放下了。和亲的事情,李诚已经无力吐槽了。反正这个时代一直这样,李世民没死之前,和亲的办法还会继续沿用。因为耕地问题无法解决,北方的草原很难纳入有效的管理之中。

这么说吧,东亚范围内,适合耕种的地方,都被中原王朝给占了。所以呢,草原这种地方,打下来也没用啊。没法耕种,就没法就地解决粮草问题,也无法根绝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这问题就一直没法解决。

和亲换来的只是一个暂时的和平,一旦中原王朝衰落,周边游牧民族必定放马南下。

真的没有办法解决么?办法是有的,在李诚开来应该多管齐下。不过在这个场合,李诚不打算说,说了也改变不了任何问题。

这事情其实早就定下了,现在不过确定一下责任人。一干大员也都不说话,就让李世民一个人发挥。台下自然是马屁如潮,陛下圣明此起彼伏。李诚听的无聊,有点犯困的时候,一句话把李诚的注意力拉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