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静心经

大修行者 参白 1949 字 9个月前

再见他时,他周身似有光华流转,原先被煞气割伤还未痊愈的伤口此刻正在渐渐复原,而被老葛与大何捅的刀伤,只是一个眨眼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连个疤都没留下!

如过将人的心境用水来比较,那么可以这样来划分,脾气暴躁的人心境如大海一般,波涛彭拜不止,脾气好一点的如一弯河,虽有静时,但暗中急流踹急,脾气再好一点的如湖水一般,虽平无浪,但投之以石必会激起千层浪!再好一点的就是古井无波了,但也有例外,例如现在的黄苍,他现在犹如坐在一块大石上,大石旁是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溪,而他的背后则是被微风吹的沙沙作响的山林,那哗哗流淌的溪水与沙沙作响的山林就是他的心境,看似动荡不止,实则对天地而言是一种静!

“静非静,似静不静,小静如水,大静如林;小静不知动,动则不生静;大静不知静,静则生动;动中藏静,非动,非静,似动,似静;万物奔相告走,天地轮流转不休,若言其静,则是大静!”

静心经的奥义如流水一般哗哗流入黄苍的心窝,以前他就是靠着这本经书来维持自己的心境,可是其中还有一段难点没有悟透,这个悟,讲究的是灵光一闪,而非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这次黄苍以痛求静,在干嚎了几个小时之后眼看就要失败,得不偿失之时,灵光一闪,悟透了静心经的奥妙,再配合苦行经的妙意,两者纠纠缠缠,让黄苍渐渐心安,得以入定。

苦行经中的以痛求静,静心经中的大静似动,两者字面上的意思虽然相去甚远,但实则是一样的,如果只理解字面意思,而不去咀嚼它的味道,是不能品味它的妙!

入定的经历黄苍已经有了几次,次次都别有感悟,例如这次,他似旁人一般,看着自己先前在地上打滚嚎叫,看着自己发疯一般破坏墙壁,打烂莽子的拳头,看着自己如陌生人一般一口一个‘艹’字。渐渐的黄苍有所感悟,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说不清楚。

睁开眼,黄苍感觉过去了许久,但又只过去了一分钟一般,犹如做了一个梦;这就是入定,入定恍如一梦,入定也并不是按时间长短来衡量的,有可能入定很长时间,也有可能只是一秒钟,至于小定不知年月,说的就是进入小定之后就像打了一盹,醒过来时以为过去了一秒钟,实则过去不知多少时间,多少年月。

如果硬要按照时间来打坐入定,那就不叫入定了,那叫死定!死定定死!入死定就有可能挂了!

现实社会中,有人一边喃喃自语一边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话一边就睡着了,其实这很可能是入定了,再醒来是只会以为自己做了一个梦,当然也有可能太困了。

定不强求,口念道音,心安自定。

看着莽子被自己打烂的拳头,黄苍心中暗呼好险,幸好没一拳打死他,要是就这么打死了他,肯定会让自己心中多一块圪塔,毕竟人家将自己从池中捞出来,自己上岸就将别人的手给搞废了,这算什么?

修行者,要如公证人一般修行,要分清楚黑白,即不去做那善事,也不去行那恶事,别人救你你得感谢他,别人要打你,你要杀了他!

与道教秉承的无为,顺其自然有所相同,但又有所不同,因为修行者秉承着旁观者的心态来修行,事不烦我我自安,事若烦我我抽刀斩。

“你仨帮了我,我上岸就废了你的手,是我不对,他俩拿刀捅我是我种下的果,我治好你的手,咱们俩不相欠,若你三醒来欲动手,可别怪我下毒手”

黄苍说完之后,捧着莽子的手一口唾沫就吐了上去,随后一边揉一边念:“先前是那般,现在就是那般,一切因果割断了,伤病自复原”

念完之后,莽子的手如吃了神丹妙药一般,一点点复原,那骨头渣子扯动皮肉让莽子痛的‘啊’的一声惨叫就醒了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