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施恩

听外面热闹,他站起来要出去看看,小康小益大喜赶紧放下碗跟了出去。

一走出棚子,几人看着人山人海拖家带口的村民,秩序井然地在三处施粥点排队,惊愕不已。村民虽然受了灾,却无愁苦之色,拿到粥的村民不断道谢,满脸感激。

遥望药棚,也排起了长龙,旁边还熬煮大锅药汤,给轻微风寒的村民喝一碗,避免进一步恶化。

这是东华的百姓,这是秦氏天下的子民。

看着望不到头的长队,皇帝心绪激荡,他们真的是在为君解忧啊!

宁家管事一边吆喝着让大家排好队,别烫着,一边安抚村民,说朝廷的救济马上就会到,让大家莫要埋怨莫要急躁,皇帝听了很是熨贴。

他走过去:“让我来给他们盛几碗粥吧。”

舀粥的仆妇看向管事,管事眉头动了动,觉得也是老人家心善,想出点力,就点了点头,仆妇反复叮嘱:“老爷子慢些,莫要烫着了。”

“不会的。”

皇帝将满满的一大勺粥盛到村民带来的粗瓷大碗中,村民连连感谢,皇帝觉得一股暖流“嗖”地涌进心田。

质朴的村民无怨无求,这大雪天有碗粥,就愿意安心等待朝廷的救济,不闹事,这是良民啊。

“不用谢,来来来,又来。”

皇帝乐呵呵地施粥,宝昕挑眉,这老爷子是玩上了?

秦恪小声道:“看老爷子家境不俗,家中一定出过当官的。不过老爷子还是很善良的。”

“我们得了那么些见面礼,怎么回礼?”

庞维翀“嗤”了一声:“没听说小的要给老的回礼。好了,废话这么多,不如帮忙发馒头、递小菜。人家老爷子都愿意帮忙,你们打着做善事之名,怎么也要动动手吧?”

宝昕冷哼,跺跺脚,拉着姐姐去了摆放小菜的地方。

皇帝到这城郊施粥点时,早晨施粥时间已经过了很久,人早散了,所以,他不太相信这样的风雪天,在城郊这么偏僻的地方,能有很多村民前来。

他感动于庞家小子,自家孙子、宁家七房对村民的细心、大方,觉得就算没几个人来,白白浪费这么些财力物力,并不能抹杀他们的一片诚意。

若说能为君解多大的忧,他倒觉得真是小孩天真说笑话,附近村民来几个人喝粥能解多大忧?

一时间,又想起外城三公四侯四伯的架势,形于表面,缺乏诚意,不过图个名。

可永定侯府既然在外城施粥,为什么独独七房在城郊来了?

“你们永定侯府并未分家,怎么不在一处施粥?”一时好奇,他与宁世昀拉起了家常。

宁世昀低头笑了笑:“是啊,宁家是一体,谁在哪儿施粥又有什么区别呢?城里人足够,我们想着附近村民更需要帮助,我们就过来了,倒是辛苦了庞公子和秦公子,他们几日未回城,吃得苦做得事,将来一定成就不凡。”

“宁伯父过奖。”庞维翀与秦恪谦逊地拱手,不过略尽绵薄之力,倒是得了不少夸奖。

“男子本该多多历练,经此一事,说不得哪天就能领了差事,真正为君分忧。”

大喜听陛下半是夸奖半是许诺,诧异地偷偷打量庞公子与皇孙殿下。陛下孙子孙女众多,虽然当日事出有因,可他从未觉得陛下喜欢、关注这个出自东宫的嫡孙。

庞维翀听这个老爷子恭维话说得顺溜,哈哈笑:“承您吉言。能得差事是好事,有面子啊,暂时不能得,就先开店挣钱,有钱好办事。到时候老爷子多到临洛城走动,到我们店子指点指点。”

秦恪看他一眼,果然没看错,自己不在京城,这油嘴庞绝对能把木雕店打理好。

“哦?你要开店?做什么?”

“我们仨合伙。做什么嘛……保密,现在说了,就多了个竞争对手。新店开张再请您。诶,对了,若是送帖子,还不知道送哪儿去?”

皇帝很欣慰,觉得现在的孩子真是上进聪明,“送到清风茶楼,我就能知道,就算不能亲临,也能送份贺礼。”

“那就先谢谢您了。”

皇帝看向秦恪:“你先前说什么克亲,那……你会不会恨嫌你克亲的人?”

秦恪愕然,没想到随口的一句话,这个老人家居然听进去了,笑了笑:“以前还小,不会恨,只知道因为克亲连仆役都会欺负我。现在没时间恨。十五后我就会赶回西北边境,我能上战场了,一定会靠自己获取战功,当上唯一的神威大将军。”

“神威大将军?呵,野心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