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故人来投

“图纸要交给朝廷,你……有没有路子?”

宝昕点头,“明白了。你先躲在这里,绝对不能露面,我去问一问探探路,再来找你。对了,我是值得你相信的。”

“我知道,谢谢九姑娘。”

宝昕笑了,懒得纠正他,出门寻彭信说话。

“袁旭,你护送小公子先回府,彭信,随我去别院一趟。”

宝昕觉得,秦恪相信的人,她也应该相信。她的确可以找爹爹帮忙,可是,她不想,感觉若是爹爹出面,会被人盯上。

“昌义先生。”

昌义先生刚回别院,看见宝昕倒是很高兴:“正好公子又送了东西回来,莫非姑娘得了信?”

“没有,我有要事找您。”

昌义先生带她进了书房,听宝昕说了详情,点头:“我知道了,我马上安排,你就在府里等我。”

这事他必须亲自出马,不能给人可趁之机。

宝昕等在这里,别人不会认为她有什么事,以为又是来学习的,才不会引起注意。

朝会刚散,皇帝就得到昌义先生求见的消息。

他心下一跳,莫非阿摩遇上什么事了?

“大喜,最近边关有战事否?”

“最新的消息是三天前送来的,无战事,殿下安好。”

现在是一月送一次消息回来,皇帝觉得太慢:“下旨,十日送一次消息回来,有紧急情况可不经兵部八百里加急。”

“是。那昌义先生?”

“让他进来吧,我还想问问他教导那丫头怎样了?”

昌义先生其实是陛下亲自为秦恪挑选的先生,只是假太子妃之手送到秦恪手上,当然,对秦恪还是非常忠心的。

在皇帝心目中,昌义先生很迂腐。比如,他觉得自己被陛下给了皇孙秦恪,那么皇孙殿下就是他忠心的唯一。

昌义先生匆匆而来,跪下磕头,皇帝“嗯”了一声:“说吧,有什么急事?朕还没用早膳呢。”

昌义先生哽了哽,将宝昕禀报的情况上报,皇帝“哈”了一声:“找了几年,没想到他自己送上门来了。小康小益,你们随昌义先生去,把人悄悄给我带进来,不可有散失。朕还有事情问他。”

“严明?”

这几年收到过严明的信函和节礼,没想到他会前来投奔。

宝昕摸摸额头,好歹共过患难,就算严明有难,她也不能装作不知道。

“人呢?”

“在后院呢,城门刚开就进来了,跟在进城送贡果的队伍里混进来的。”

“他……惹了麻烦?”

“您去后院见见他吧。那年刚回去没多久他娘就去世了,亲妹妹与亲爹也没找到,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过得如同油煎,也是艰难。”

宝昕也觉得站在店门前说话不好,点点头,进了后院。

“严大哥。”

“不敢,见过九姑娘。”

“快坐。什么不敢,你别以为我是侯府的姑娘就怎么怎么地,侯府与我无关,也许很快我们就要分出来了。”

严明黑了瘦了,却更沉稳了,“嘿嘿,那很好,您不正盼着自在吗?”

“说说吧,看我能帮你些什么。”

严明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我也是没办法了。”

原来,当年朝廷在后山山体内只找到火器的一小角图纸,也许是有人逃离时,匆匆扯缺的。

严明离开匪窝,准备回家照顾娘亲一段时间,然后出门继续找妹妹,找亲爹。

他得到消息,亲爹离开宗族,也在找他们,好些年了,也许死了也许还在,总得去碰碰运气。

先帮坑哥送钱回家,然后,在过年前赶了回去。

没想到娘亲一场风寒没了命,他孤身一人随意安排,仗着伸手不错,能四处游荡,想先到江南看看,那里还没去过。

没想到,在一处小镇,遇见了逃跑的江匪老大和大夫人。

他见过他们,自然认得,而严明作为卧底在船上的功臣,大爷也是见过他的。

严明小心地遮掩行迹,没想到大夫人先找上了他。

“你帮我把药下在酒里,我就当没看见过你,如何?若不是我从未饮过酒,也不必用上你。”

严明装憨厚:“几分意思啊?大夫人,那是您夫君。我好不容易逃出命来,不能沾了人命官司,我还得找妹妹找亲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