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暂时太子的位置,是很稳的,储君,朕没打算换。”
恭王一直前来讨好,可皇帝多年执政,什么看不明白?一方面他享受儿子的孝顺和殷勤,另一方面,他也防备着儿子。
至少,目前恭王还没有做出什么让皇帝不能忍受的事。
“我去看看贵妃。”
贵妃庞氏的性子,没有皇后娘娘这般左性,温温柔柔的,皇帝倒是愿意多坐坐。
只是,他也明白,宫里的人,不能只看表面,只要不过分,他并不想太多关注后宫琐碎。
“听说,昨日你叫你侄媳带着侄孙来问安了?怎么没让朕看看?”
庞氏摇头:“哪敢耽误陛下政事。臣妾那侄孙,真是可爱,比他爹爹小时候,可爱多了。陛下,臣妾倒是想求个情,臣妾侄子在五城兵马司待了这几年了,是不是该换个地方了?整日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臣妾看着都头痛。”
“你是替他讨官?你别小看他,他会处事,得了不少人情。嗯,多年磨砺,也该动一动了。当日他定下宁氏庶房姑娘,你兄嫂竟也愿意?”
“兄嫂一直开明,只希望侄子开心幸福,不会逼迫他做不喜欢的事。人一生短暂,快乐最重要。”
“你也这么想?”
“是啊。臣妾伺候陛下很快乐,所以,臣妾很幸福。”
“你啊,油嘴。”
隔日,庞维翀接到旨意,升为五城兵马司指挥使。
“怎么突然升官了?奇怪!”
宝玥撇嘴:“装什么嘛!还不赶紧写信到丹雅城,你升官,爹娘一定高兴。顺便,我们把看中的儿郎图影送去让妹妹看看,都十四了,还没听说定下亲事,搞什么嘛。”
“别急,爹娘自然会好好打算。你那妹妹,那就是个银子搜刮器。”
“前日,我遇见江家表兄,他定下亲事,却一直不松口成亲,还向我打听妹妹来着。”
“呵呵,他们?不合适。你没发现吗?宁三,一直很讨厌侯府长房的。其实……唉,看缘分吧。”
庞维翀已经从庞太师嘴里知道了秦恪的身份,他倒是希望秦二与宁三能有点什么,可是身份悬殊,谁知道太子他们介意否?
啧,这连襟啊,轮不到他来选。
临洛城,皇宫。
天气渐热,皇帝每日午后总会喝一盏绿豆汤,然后与前来探望的恭王棋盘上对战一番,渐成习惯。
“来来来,你也喝一盏,清热解毒,最好不过。”
“儿臣谢过父皇。父皇就是会保养,简单的绿豆汤饮,也能喝出人参的效果。”
“哈哈哈,你这小子!对了,听说你的嫡妃好端端的小产了?嫡子很重要,你可不能太宠侧室。”
恭王府一正妃两侧妃,侍妾有五名,在所有的王府中,算是最少的,只是成亲几年,除了一个女儿,尚无儿子,更无嫡子女。
两月前,嫡妃靳敏儿好不容易怀上了,又莫名其妙落了胎,让恭王深受打击,更是努力地在侧妃侍妾身上努力,希望无论嫡庶,早些得子。
“是靳氏身子太虚,太医开了调养的方子,养几个月,很快就会好的。”
“嗯,朕知道你很听话。你皇兄,刚愎自用,但是很尊重太子妃,太子妃也争气,生下两名嫡子一名嫡女,听说又怀上了?这把岁数……福气不错啊。”
三十多怀上,也不算稀罕,在农家,那都是生到不能生为止,谁还会去打听避子汤断掉福气呢。
“是啊,太子哥哥的运气和福气都很好。”
皇帝看了他一眼:“你们是嫡亲的兄弟,要相互扶持,共同将这朝政打理好。”
恭王哂然一笑:相互扶持?太子将政事把得紧紧的,抓在手里的,连父皇他都不想再交还,还能容许共同打理?
“父皇,来一盘?”
“今日想到校场,松松筋骨,一起去?”
“自然愿意陪父皇一起。”
恭王并未习武,平日也就是练练武艺强身,无法上场比拼,更别说其他。
皇帝未及古稀,常年习武,就算前几年生病精力受损,那也是恭王无法比的。
皇帝也很失望。
这些儿孙,真的,相比之下,秦恪最像他。
据暗卫报回来的消息,秦恪无论是上阵杀敌、练兵带兵都很有一套。现在西梁、北晋虎视眈眈,南鲁暂时依附,远不到守成之时。
希望儿孙和平相处,又希望他们能真心顺服继任者,可是,这实在是不容易实现的。
恭王与太子是嫡亲兄弟,想来应该比其他人要真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