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朕不是文宗

大唐顽主 九盏清茶 2600 字 2024-04-22

待其走后,李忱看了看马元贽,又道:“马中尉不妨直言!”

马元贽先是一愣,而后瞬间又笑道:“陛下圣明,方才白相所言虽不无道理,但却有些疏忽!”

“哦?”李忱笑了笑,道:“那依你之见,朕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

马元贽随即躬身说道:“据老奴所知,仇士良有意迎立杞王,而杞王此时就在玄都观内,甚至已布下五百死士以行不臣之事,至于朝中众臣,虽有不少依附于仇士良,但却对仇士良所为之事知之甚少,若因此牵连其中,恐引起朝局动荡,最后伤及的还是我大唐的根本!依老奴之见,只罚罪首足矣,而那些依附仇士良的朝臣们,必然感念陛下仁爱,从而不敢再有二心!”

李忱点了点头,道:“杞王之事朕已知晓,朕已派严恒率不良人前去缉拿,想来现在也差不多了!”

马元贽闻言面色微微一滞,而后说道:“原来陛下早有安排,倒是老奴多虑了!”

“哈哈哈!”李忱不禁朗声大笑,“朕可不是朕的那个文宗皇侄,这满朝文武谁忠、谁奸,朕心中自有一面镜子,另外,黠戛斯的三万精骑和崔珙的三万凤翔军三日之后即将至此,介时崔珙与你的神策军一并参加大阅!”

“三日之后便到了?”马元贽顿时一惊。

“不错,朕之所以要延后三日便是为此,介时朕要让天下看看朕的大军,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看看,朕不是文宗,更不是他们想推便能推得倒的!”

马元贽闻言面色一变,但旋即又恢复了镇静,忙顿首而拜:“陛下圣明!”

李忱摆了摆手笑道:“你一定要给朕看好仇士良,千万莫要让他死了,朕也要让他看看,他错的是多么可笑!”

马元贽顿首再拜,脸上仍是挂着微笑,只是那眼神中却稍稍多了些异样。

行宫北侧王母祠。

这里原本是供奉西王母之所,而现在却成了仇士良的禁锢之地。

如今的仇士良已身陷囹圄,活着,对他来说似乎已成了屈指可数。

此时的他不再是右军中尉,更不再是那个在朝中呼风唤雨的一代权宦,披散着的白发将他的脸尽数遮挡了去,宛若幽魂。

在其囚车旁站着一少年人,脸上不见丝毫胜利的快感,反倒是更添了些愁云。

他已站在这里许久,一言不发,只这么一动不动地盯着囚车中的仇士良。

似乎被盯得太久,仇士良颤颤巍巍地拨开散发,看了一眼李浈,口中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只是此时的他早已是声不成言、语不成句。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李浈终于开口。

血和尚缓缓回首,却只见一黑衣少年执剑傲然而立,眉眼带笑,只是那眼神中却带着不加掩饰的轻蔑。

竟是严恒。

“只小施主一人?”血和尚讶然问道。

“一人足矣!”严恒笑道。

血和尚轻轻摇头,道:“看来他在乎的真的只是皇帝一人的生死!”

“你错了”严恒轻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张笑脸,笑得很灿烂,但心中却是蓦地变得复杂起来,轻声说道:“还有一个人!”

“哦?何人?”血和尚不禁有些好奇。

在他的印象中,那个人从未笑过,即便当年试剑得胜之后,他的脸上也依旧冷得像冰。

在血和尚看来,一个不会笑的人,心中一定也是冷的,更不懂得去关心其他人。

当然,除了皇帝。

闻言之后,严恒扬起手中铁剑,冷冷说道:“你没资格知道!”

此时一直不曾说话的清尘道长不由对血和尚桀桀笑道:“你的话太多,比以前还要多一些!”

血和尚摇了摇头,顿觉索然无味,“贫僧告辞!”

“又要去何处?”清尘问。

“去见一位故人!”

话音方落,血和尚只一闪身,竟已消失在了原地。

而与此同时,玄都观内喊杀之声骤然响起,清尘道长回头看了看,而后对严恒笑道:“少年人,终究还是沉不住气,太心急了些!”

骊山,华清宫。

华清宫为骊山北麓的一处温泉,北魏、北周和隋三朝建为汤池,由本朝太宗文皇帝于贞观十八年扩建修殿,赐名“汤泉宫”,玄宗皇帝天宝六年改名为“华清宫”,虽不及大明宫那般恢宏雄壮,但却也是画阁亭楼、殿宇堂皇,其间松柏翠绿、氤氲旖旎。

而此时在这漫天飞雪之下,银妆素裹,更是凭添了几分妖娆,正如诗中所云: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