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很坚定地说:“坚持下去,否则功亏一篑。”前一天,梁健还让镇财务将镇上公款吃喝的支出拿来看了,基本上没有这方面报销的账单。很多吃喝已经停了下来,接待领导也按照几十块钱一个人,在镇机关食堂安排。梁健说:“公款吃喝这块,成效还是挺明显的。”
高成汉看着梁健,脸上微微笑着:“仕途中,有这么一次奋不顾身,那也是需要的。我支持你干下去。”
回去的路上,梁健辨别着高成汉的话。“有这么一次奋不顾身也是要的。”这句话话里有话,意味深长啊。梁健还参不透其中的妙义,他本来是想直接问那是什么意思?但是想想,问得直白,显得很没涵养,也显得没耐心,有些话在官场要你慢慢去体会的,于是梁健只好把它存在了心里。
有一天,胡小英打了电话给他,说让她帮助物色的懂得矿山产业的干部,已经物色好了,是市发改委下面矿山整治办的工作人员,以前的专业就是学矿产开采的。她说,把电话给梁健,有空可以跟他聊聊,因为是市级机关的一般人员,她就不参加了。
胡小英是市委常委,跟一般工作人员是保持距离的,这一点梁健也能够理解。他说,没关系,只要有联系方式就行。
矿山产业整治的事情,绝对不仅仅是清退股份这么简单。清退股份仅仅是作风建设的一个切入点,但是矿山产业却涉及今后向阳坡镇发展道路的走向!
梁健感觉,虽然到了镇上,关于矿山的事情,也做了调研,但是对于矿山产业整个链条并不怎么了解,里面的情况也不够清楚,有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所以,他相当重视这件事,当晚就打电话给市发改委的工作人员,他叫何国庆,是矿整办的技术员。
梁健约他到沁慧茶园喝茶。梁健先到,不一会儿,进来一个矮胖的中年人,他的确是胖,个子到梁健下巴的样子,鼻梁上架一副黑边眼镜,看起来似乎有些迂腐。初见此人,梁健有些怀疑,这样的人能干事吗?
不过,他告诫自己,人不可貌相。这人可是胡小英推荐的,她肯定是叫下面的人去了解过、发掘过的。
茶园老板娘给梁健介绍今年的新绿茶,说是香气袭人,入口甘冽。梁健就说那就这个茶吧。何国庆补了一句:“给我来一杯浓的,我这人非喝浓茶不可。”
老板娘将茶杯和茶叶拿来,何国庆杯子里的茶叶比梁健多了许多。梁健晚上喝茶,茶叶放得很少,怕失眠。这点老板娘早就已经知道了。水冲入杯子,不一会儿茶叶颗颗站立,又缓慢下降,直至杯底。
等茶叶都降下了,何国庆的杯子里大半个杯子都是茶叶。何国庆呵呵笑着说:“老板娘不小气,这么多茶叶我喜欢。”老板娘笑着说:“小气不是我的风格,不就是喝口茶嘛,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你们聊,我先出去了。”
梁健说:“你行啊,喝这么多的茶叶,晚上不怕失眠啊?”何国庆说:“梁书记,你不知道,我这人嗜睡,所以才这么胖。如果不给我多来点茶叶,恐怕呆会八点左右的时候,我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所以我得多喝点茶叶,这样我起码能够支撑到十点钟。”
{}无弹窗梁健承诺按照高书记的要求抓好落实。不过,在抓公款吃喝方面,他听高成汉用到了“把握好度,循序推进”。这是梁健第二次从领导嘴里听到“度”这个字了,之前是从胡小英的话里。
两位领导都提出了“度”?难道他们觉得自己有些过火了吗?但是如果不从班子抓起、从自己做起,这个吃喝风又如何能够刹住呢?
最后,高成汉提出,向阳坡镇作风建设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县委要从组织保障上给予向阳坡镇以大力支持。高成汉顺口提到,听说向阳坡镇镇长的岗位还空缺着,要尽快做好补位工作,优化镇领导班子结构。
高成汉讲话完毕,葛东代表县委表了态,说一定按照高书记的要求来做。
会议结束后,已经是午饭时间。梁健邀请市委和县委领导留下来吃饭。高成汉心情愉快,欣然答应。
原本上级领导下来,午餐一般都安排在镇政府对面的酒店。但自从抓作风建设以来,梁健就要求,午饭一律安排在镇机关食堂。
到了食堂大包厢坐下后,县委书记葛东说:“今天机会难得,高书记是第一次来我们向阳坡镇,我们搞点酒水,少搞一点。”
高成汉摆摆手道:“葛书记啊,刚才在汇报会上,梁书记已经明确说了,镇上有规定,工作餐一律不喝酒。入乡随俗,我们在镇上就要遵守镇上的规矩,你说是不是啊?”
葛东不以为然地说:“这规矩是给镇机关干部的,对于领导我们可不敢这么要求。”高成汉断然谢绝:“葛书记,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既然是规定,大家都得遵守,否则就不叫规定了,得叫不平等条约。我会遵守,希望葛书记,也能遵守,否则基层干部会不好做。”
葛东听到高成汉说的颇为严厉,也不好再勉强,他的目光移到梁健身上,目光中微微闪过不满。
梁健却是很感激高成汉,如果不是高成汉的坚持,那么葛东就等于当场扇了梁健的耳光,对于他们搞的一切不放在眼里。在官场就是如此,很多规定,针对特定的人,有权就能躲避规范,就能逍遥法外。
不喝酒,午饭吃得很快。高成汉说:“食堂的菜不错,我看啊,不比外面酒店差。不喝酒,身子也不累。这样好。”
告别的时候,在镇政府大楼前,高成汉当着梁健的面,又嘱咐葛东:“向阳坡镇的班子建设要抓紧啊,这样向阳坡镇才能更好推进工作。”
葛东满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