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攻讦

明骑 隔壁小王 2412 字 12个月前

这一日京中来信,东江镇攻伐朝鲜,另立新君的事情大白于天下。

江南,京师,天下读书人仿佛被踩了尾巴一蹦三尺高,朝野舆论攻讦险些将内阁都淹没了,京中来信堆在了案上,马城一封一封的认真翻看,有李开元,周永春的长信,也有常家,张家送来的密报,两相印证便看穿了重重迷雾,将幕后推动的黑手揪了出来,其中几条大鱼包括南京翰林院掌院,少詹事周延儒等人。

这几位都是正牌子翰林,庶吉士出身,在大明官场上是比较特殊的一群人,清贵翰林呀,读书人的最高理想。马城揉着额头有些酸痛,这道德君子们就如同割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想让这些人安分守己是不可能的。

心里大骂老子们在朝鲜收拾不听话的光海君,关你屁事,仿佛死了爹妈一般跳脚,却也不得不上表自辨,将光海君和大北派倒向建虏的种种作为一一列举,一篇奏折写的朴实无华,送去京城,想必能替皇上分担一点压力。皇上也难呀,好在少年人意志还算坚定,皇上是打定主义学太祖,对读书人狠一点。

一干显贵翰林自是不肯罢休,搬出《皇明祖训》大肆攻讦。

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之富强,贪一时之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四方蛮荑,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一条条,一宗宗祖训搬出来,大肆攻讦马城,戚金,秦邦屏三将无故兴兵,征伐朝鲜,这是不把皇明祖训放在眼里呀。太祖钦定的十五个不征之国,朝鲜可是排在首位,比什么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排名还靠前,这是谋逆!

{}无弹窗第三百三十八章攻讦

将繁琐军务交代下去,马城便关起门来与朝鲜新君,一干贵族密议。密议的内容是探矿,采矿,采参,将朝鲜与东江镇联成一体,不使其脱离皇明的掌握,并利用朝鲜北部山区天然的地理优势经营义州镇,从东面直接威胁辽东腹地。

马城也没指望朝军英勇作战,能牵制建虏镶红旗主力已经是极大的成就。这些年马城拼了命的四处拉拢,经营,就是为了将建虏的势力牢牢控制在辽东腹地。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已经形成,虽然这个大包围圈到处都是窟窿,可也形成了三面合围的态势。

蒙古,山海关,朝鲜三面合围,让皇太极能动用的机动兵力一天天的减少。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来去如风的满州八旗正在被一张粘性十足的蜘蛛网,慢慢缠住,最终会变成一头困兽。

五日后王城庆功宴,朝鲜君臣狂放起来喝的酩酊大醉。掌权的小北派十分乖觉,毛文龙也终于满足了他的愿望,得了四个朝鲜贵女为妾,都是正经八百的豪门贵女。小北派官员对马城提出的商业合作逢迎恭维起来,大唱赞歌,谁会和银子过不去呢。十成利润分成几份,朝鲜留三成,东江镇留两成,马城,秦邦屏,戚金,毛文龙众将要三成,剩下的两成利润则送进宫里孝敬皇上。

可不要小看了这三两成利润,朝鲜多铁矿更盛产人参药材。朝鲜物产通过东江镇进入大明,或者由水师押运送至江南,利润是一个天文数字,自然是人人眼红的肥肉,这块肥肉一向是江南海商勾结海盗把持的,如今落到马城戚金手里,自然不会客气手软。小北派也真是够狠,兴大狱,大清洗,仗着有天兵撑腰,借着义州大捷的东风大肆杀人。

一场残酷的大屠杀,投靠建的虏大北派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和大明江南海商有联系的世家更是遭殃,抄家,灭族,不分老幼通通杀了。朝鲜水师更是公然扣押来自江南的走私船队,将船上的货物占据,人通通抓起来交给大明天使处置。马城自然也狠,搬出大明禁海法令通通下狱,太祖圣谕片帆不得出海,走私自然是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