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九章 想上屋揭瓦

守在出口,确认小姑娘的航班还没到,华家众人才放心的嘘了口气,等了十分钟,航站广播通知xx航班降落,一群人立马精神抖搂,以十二分的好面貌迎接小姑娘。

华家的保镖们也不想被人记住脸,戴了墨镜,华少也一样,一群人墨镜衬衣装,往哪一站,得,满是黑道大哥马仔们的震撼感,让人都不敢太挨近。

航班降落后乘客们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出航站,华少带着人很有耐心的等候,一波又一波来自天南地北的乘客们出安全通道,他们等啊等,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他们要接的人儿,小家伙穿件白色休闲衫,牛仔裤,戴顶旅游帽,背着只背包,轻装上阵,轻盈如蝶。

小姑娘随意的落在后面,客流稀少,小女孩便很容易被发现,谁让她矮小玲珑,偏又是个火辣小萝莉。

找到乐小美女,华少将墨镜推上脑顶,移到安全门等,看到她望过来,隔着安全隔离栏窗挥手。

乐韵人昆市上机再到a省合市下机,整个过程都很平淡顺利,下机后因不想跟人抢路,稍稍落了后面,到安全出口的路上老远就闻到华少的独有体味,当时愣了愣神,华家竟然派华少到省城来接机?

她查过航班和高铁等交通路线,所乘飞机到合市后再没航班去华少家族定居的黄市,也没高铁和火车,就连游行巴士的最后一班也赶不上,如晚上要去黟山,只能包车或者等明天早上的车。

华家派人来接机的原因想必是因她外出常遭暗杀,他们唯恐她去华家的路上出意外,所以特意来保护她的人身安全。

人家不来,她不强求,来了,她自然高看华家一眼,华家派出少家主沿途保护,等于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如果她有任何闪失,华家的青年们会与她生死与共,若她有马失前蹄,那么必然是华家少主在她出事前先折损了。

华少守在门口旁侧,看到娇小的小美女越走越近,笑容也越发的明朗,看到她走出安全门,笑着相迎:“小美女大驾一到,感觉窒闷的空气都变香了啊。”

华家的青年可不含模,立即往前将小姑娘给圈护在自己的人的保护翅翼下。

“华少你往这里一站,星辉满地了好吗。”被一群人围着,乐韵望了望,华家保镖还挺多的,共有十四,大概真如华少所说华家男女失衡,保镖中有六个女性成员,都留着短发,穿比较中性的衣服,乍一瞄以为都是男士。

“小美女别给我脸上贴金,我们先出去,小美女有没有行李?”华少走到小美女身侧,陪着她,前后左右都是华家人,不会容其他人近身。

“有托运行李,医学用品类的工具不许随身携带啊。”

“小美女将托运单给我家兄弟们,留两人等行李,我们先去市里吃夜宵或者住宿。”

对于华少的提议,乐韵没意见,给领行李的凭条交给华家青年,和华少出航站楼,到站外,华家青年们在出航站的路上提前预定的出租车,数辆出租车排成队,接到一群人去市区。

出租车没打表,车由华家青年包了,先去市中心吃夜宵,然后将去黄市。

合市是a省的省府中心,也是商业中心城,繁华昌盛,满城灯火,晚十点后夜市还在鼎兴之期。

身为地道的a省人,华家人对于本地的小吃当然一清二楚,去了夜宵城,在一家大型夜宵场的二楼,坐下就是数桌,将主家有的各种小吃都点上,烤的、炸的、卤的、烫的、烧的,还有碗杂鸡米粉,小辣椒沙锅。

a省也是嗜辣族之一,与c省人是食辣族中的元老级贵族,麻辣油和配的辣酱有些能辣得不食辣的人怀疑人生的境界,几乎无辣不欢的a省,各种小吃然都跟辣粘边儿。

于是,就算同样是辣乡出生的e北人,乐小同学辣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严重怀疑她在家乡吃的含有辣椒的小吃什么都是假辣椒,可当看向华家众人,一个个嘴唇有点红,然而,就是有点红而已!

夜宵吃了很久,在机场取行李的也到了,一起吃了夜宵然后才结帐,也将近十二点,还打包一份小吃带走,给小姑娘路上消谴,结帐的时候整整花费了二千六百大洋,可见一群人共消灭的小吃数量有多宠大。

出租车连夜出发,华少和两贴身护卫陪小姑娘坐一车,还帮管着打包带走的小吃,有人帮带了吃的,乐小同学那叫个爽啊,坐在车里吃不时的啃个串串,咬个什么饼,吃点什么鸡杂串呀什么的。

从合市去黄市走高速保持100公里的时速也需要四个多小时,出租车时速在80到90之间,花了六个多少小时才到黄市,本着行车有点累,到达黄市,一行人去顺便去早市先吃了早餐。

之后,不再坐出租车,而是坐华家的车,华家的车停在高铁站的停车场,由华家青年们取回车,有一辆小轿车,三辆面包车,轻轻松松能装上所有人。

当乐小同学在夜奔古修华家去时,黑九和神十六也回到京城,哥俩到达京城后没有立即回驻军区,去吃了夜宵,守在机场等他们托运的车。

猎豹用货运飞机运送,直到天亮后货机才到首都国际机场,再通过传送带输送下机,经安全检查再送到相应的领取点。

黑九神十六等到上午八点才领取到车辆,开车回京市,第一时间不是回驻军区,而是先送小萝莉的物品去贺家,让贺家帮她保管,包括她的水果。

华家的车队到上午九点才回到黟山脚下,华家居地位于黟山风景区之内的黟山一座山的山脚,是个保持着原始风貌的古村镇,进村全是石板路,房舍都是砖墙灰瓦,一座紧挨着一座,很多甚至共墙,紧密相连的房舍也让村镇变得团结美好,沟渠从村镇蜿蜒而过,墙缝里长出青苔,古老的墙上有时会伸出花枝,给人惊艳时光的惊喜。

华家人口不少,居住得较集中,有些房舍以弧线相连,门窗朝外,也将整个地方围了起来,形成似围墙似的片居。

镇里主街能过车,小街小巷子是容不了轿车来往的,只有摩托车和自行车可过,为了保护古石板路,轿车也禁止入镇,都是在村外集体划出的停车场停放。

华家车也停在村外,一群人族拥着来自远方的小姑娘回华家老宅,沿主街进镇,再转进一条能容一辆两辆板车错身通过的小巷,走过鳞次栉比的房舍墙,过了渠沟的石板桥,再沿一条小巷往内走,走到尽头有门楣墙头的地方就是华家的主门之一。

门头下的墙上贴着对联,挂着大红灯笼,门大开,门内排着十几人,男子复古唐装衬衣,女子青色长裙,当少主陪小姑娘到门口,男女整齐划一的躬身三十度:“欢迎小美女光临!”

“不敢当,乐某有礼了。”乐韵迟疑一秒才和华少并肩迈步过门槛。

等客人进得华宅第一门,两排人直起腰,一位中年男子迎上前:“小美女光临华家,华家从上至下数辈皆感铭于五内,不能在村镇十里亭备洗尘宴相迎而深感有愧,家主和族老们在正堂恭候,请小美女移贵足前往。”

乐韵点头,说出句“有劳”,随主家人安排来引路的人走。

“鹤叔回来啦。”华少看到中年男子亲昵的问好,鹤叔是华家当代管家,是家主的左膀右臂,协助家主统掌华家内外事务。

鹤总管笑着对少主点头,他外出数月,以至家主入京都没跟随,最近几天才回本省,昨晚风尘仆仆的赶回华家老宅。

跟随总管到门口迎接贵客的男女,等少主和客人进宅子后即关上大门,部分人跟随去宅正堂,部分人下去做事,也有先跑去回报家主的。

同个家族的房舍是四通八达的,像红楼梦里的园林,从这里可以到哪里,掩上门,各宅又独立成宅,如果有人不熟悉闯进大宅,不懂房屋建筑之间的层次排列秘密会把自己绕晕。

从第一宅门入华家,还有很多道门,华家正堂是华家的像征性建筑,楼还是白墙灰瓦,屋檐有飞兽,眉檐有雕花,木板墙有花窗,窗与木壁是形成整体的,窗不能推开,仅只起通风和增光作用。

正堂是座四合院,上房正中一张八仙桌,两旁有太师椅,两侧一律是中间有张小几,两边有座,如此,小几上可放茶点以及瓜果点心,高脚束腰花几上摆有盆裁,还有雕根,正堂内每相隔段距离有花树形铜制烛台。

华家当代家主与上任家主及族老们和华家那些已赶回老宅的、现执掌家族产业的负责人都在正堂,满堂的人从耄耋之年到青春正茂的三四十之青年都有,皆是复古装。

华家当代家主华山川是华少主华江南的叔父,因是一族之主坐第一主位,为维护家主的权威,老家主退居二线也不会越过当家家主,华老家主坐在当代家主旁的第二个位置,其他族老们依次排列。

先一步回正堂报信的华家小青年飞奔而入,报告说仙医门小姑娘过了第几门,华家老少们眼中闪出亮彩,华家主带着当代主事人员到屋廊下迎接,很快便见青年簇拥着小姑娘和华家少家主逶迤进院。

“乐小仙女,华某恭候久也。”看到进主院天井院的娇小女孩儿,华家主步下台阶相迎。

从堂中出迎,是一迎,再下台阶,是第二迎。

“我腿短,走得慢,有劳华家主和华家前辈们久等。”看到与华少面孔有五六分神似的中年人,乐韵便知那位是华家家主,华家主穿淡金色对襟褂子似的夏装,气度豁达从容。

华少嘴角上扬,小美女个矮,腿确实有点短,只是,这么自我调侃真好吗?

“是华家偏僻简陋,令乐小仙女受累了。”华家主再次往前,到院子中迎接。

“华家主客气,华家若是简陋,我家就只能算是牛栏鸡舍了。”乐韵抬首,仰视华家上房屋檐,好想干点上屋揭瓦的坏事啊,顿了顿,笑咪咪的问主人:“华家主,如果我到你家就上屋揭瓦,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