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走到英武王跟前,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哦,老王爷可有合适人选?”
“不如就由大理寺和六部共审,人多也好集思广益,当然也应该派一位皇子监审,此事毕竟是发生在宫里。”
“老王爷觉得哪位来监审合适?”
“老臣本想推举太子,但听说殿下受伤,又在督造太庙,恐抽不开身。五皇子生性散漫,倒是七皇子合适。”
“哦,那三皇子呢?”皇帝挑眉,为何独独不说三皇子?
“三皇子的生母与宫变一案有关,他怕是要避嫌。”
皇帝一听这答案满意了,这的确是哽在他心中的一根刺。他从前不是不疼惜三皇子的,也对他寄予厚望,甚至不惜自残相助。现在想来他觉得自己当时一定是中蛊了,或者被皇后迷惑了,否则怎么可能做出伤害自己的事以成全老三?他是傻了吗?
幸好现在他不傻,他能长长久久地坐在皇位上,永远不老,永远英明睿智。观前朝历史,哪一位帝王能如他一般长久,如他一般英明果决?
皇帝点了点头,“诸位可还有其他意见?”
众位大人见皇帝一脸笑意,哪里还有什么意见?纷纷附和英武王,说七皇子监审非常合适,心里却想着英武王这是糊涂了?皇帝故意抬七皇子出来跟太子作对,如此明目张胆的挑战储君之位,别说他看不出来?
新年的头一个早朝众人都上得十分忐忑,幸好午膳还算丰盛,诸位大人吃得小心翼翼,吃完后迅速出宫,生怕被谁留下似的。
“太子还是很关心你的,朕以为你们关系并不好。”皇帝突然感叹。
“殿下宅心仁厚,对我们几个都很好。”七皇子忙回答。
“呵!”皇帝不屑轻哼,倒是会收买人心。“朕对你,是寄予厚望的。”
七皇子忙五体投地感激涕零,“儿臣谢父皇恩典,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望。”
皇帝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行了,你回吧,在家休整一天准备上朝。年轻人,都精神着点!”
七皇子感恩戴德离开,出了宫门哪里都没去,乖乖回了家还顺便对着太庙的方向拜了拜,皇帝得知这个消息只是嗤笑了一声,说他没出息就是没出息,一点自知都没有。
上朝这天宫门口格外热闹,宫里的御膳房早早便做了汤圆等在门口,来一位大人便送上一碗,大人们边走边吃,临到正殿自有人等着收碗,十分方便。
这是每年第一天上朝的习俗,代表了皇帝的仁德,也是一种祈福方式。
高位上的皇帝这一日格外精神,“汤圆大家都吃了吗,今年的味道如何?”
“臣吃的是黑芝麻馅儿的,臣自来便喜欢这馅儿,很是不错。”英武王乐呵呵地禀报。
皇帝也一脸笑眯眯,“知道老王爷喜欢吃这种馅儿的,朕特意嘱咐御膳房给你留着呢。”
“谢陛下恩典。”英武王一拱手,站回了队伍。
“年就这样过完了,一年年的日子过得真快,今天上朝想必大家都看见了,太子和几位皇子都没来。原因很简单,几个不争气的过年一放松,居然在东宫花园里露天烧烤,这要是让百姓知道,还不乱了套?朕听说如今皇城已经时兴起了烧烤,动不动就成群的去城郊搭架子,护城河那满河都是油了,河边更是人山人海!”皇帝叹了口气,“是朕平日里管教疏忽,他们几个已经闭门思过了,望各位大人也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