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乃是余依仙长所授,自行创制成一个简单法诀,名唤‘制衣诀’。除了能做几件遮羞之物,别无他途!”镇元一边递过长衫,一边借着说道:“道友若是愿学,余随时可以教汝!”
“愿学!愿学!多谢镇元道友授法!”连尘一边接过长衫穿上,一边忙不迭地应到。有了长衫,他终于可以把腰间那件奇形怪状的“草裙”丢弃了,不用再厚着脸皮与人家答话——亏他之前敢在镇元面前现身,也不嫌害臊!
制衣决果然很简单,连尘很轻易就学会了,但它的作用却十分奇妙,它能将木行灵气在瞬间拉成千万条细丝,并同时把它们编织成衣物,连尘只要稍微修改一下神念的运行方式,就能做出许多不同款式的衣服,要多少有多少。不过学习这门法诀,对元神的要求非常高,那千万条细丝都是需要施法者的神念控制的。但是这点要求却怎么也难不倒连尘,他的元神是经过混沌无数元地打磨的,早已强悍无比,其中的精神力不仅“量”取之不竭,“质”也是强韧无比。所以他很快就可以熟练地施展“制衣决”,并能轻松惬意地改变它的运行方式。连尘再次谢过镇元,满脸笑意地用“制衣决”不断地做出不同款式的衣服,引得镇元惊叹连连。
他正耍得开心,突然看见镇元身边有一团纯度极高的灵气,内里灵机无尽,生机盎然,一直在收缩舒张,仿若呼吸般吞吐着周围浓郁的土木二行灵气,便好奇地问镇元那是什么。
“此乃宇宙初生时一个由土木二行精气共同孕育的灵胎,在此孕育近万元时间也没有出世。不久前余路过此地,见此地突然灵机大胜,便前来一探究竟,这才发现此灵胎。”镇元落落大方,毫不掩饰的讲清楚由来。
连尘此时已经看明白其中的玄机,这灵胎灵机虽盛,却由于力量过强,若无外力干涉,怕是出世之日便是殒身之时,不由赞叹道:“道友好福气!此先天灵胎灵机极盛,日后所成之物必定非同小可,又正好与道友相性十分契合,日后定与道友大有帮助。而这灵胎也是好机缘,好灵性。它定是久孕不得初生,自生灵性,感知道友从旁路过,便主动放开灵机引道友前来,意欲借道友之手助其一臂之力。而巧的是,道友正是它出世的最佳机缘!”
连尘赞叹了几回,便不再去看那灵胎,转而向镇元问修行之道。镇元连称不敢,只说愿与连尘论道切磋。两人便端正衣衫,宁心静气,不约而同面向宇柱,坐而论道。镇元为主人,先论土木二气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之道;连尘为客人,后论五行相生相克,混元归一的理解。论后二人都觉大有收获,便有意相交,各论齿序:连尘先天地生,为长,镇元称之为“道兄”;镇元后天地生,为幼,连尘称之为“道友”。论道序交已毕,连尘便告辞镇元,再往宇柱而去。
时间又过了差不多一元,柳尘终于抵达宇柱山。由近处看去,宇柱终于不复通体浑圆的姿态,其上奇峰怪石连绵不绝,从上下两方一直延续到云海之中,只是丝毫不见绿意。宇柱本是由纯粹的元气组成,此时其表面早已演化分解,元气流散,留下的大多是土行之气淤积而成山石;又经云海波涛长久冲刷,终成嶙峋之态。
连尘进入宇柱山中,寻找可以存身的洞府灵穴。直到深处山中,连尘才对宇柱之大有了明确具体的印象。明明刚刚在山外看来只是一颗稍大点的石头,这会儿走近了一看,呵,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山峰。连尘在这无数的山峰间转悠,洞穴倒是找到了许多,但都是石头风化坍塌形成的,绝难当作洞府用。
连尘徒劳地寻找了许久,没找到一处可堪一用的地方,反倒是发现了一根藤类植物。他沿着藤蔓一路向上,没多久就发现了一只火红色的葫芦长在藤上,那葫芦灵光湛然,显然就要成熟。不过,葫芦旁边已经有人先一步到了。因为已经离得很近,连尘能清晰地看到他高耸的颧骨,微薄的嘴唇,以及眼中警惕的神色。他全身大部都是红色,眼睛是红色,头发是红色,穿着的长袍是红色,连长袍下的蛇尾也是红色。
没等连尘开口,对方先行招呼到:“这位道友有礼了!吾乃红云,正在此处打磨宝物,不知道友所谓何来?”说着挥手一道土行之气打在葫芦上,但很快就被葫芦吸收了,接着又打了一道火行之气,又被吸收,以此演示其打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