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节重回哨所

兄弟阋墙 草重 2033 字 9个月前

肩上军衔是四级士官长的祝小东,个子不高,只有一米六左右。他年龄在队里最大,面容却又队里最显年轻的那一个,一对小眼睛精光闪闪。

浓缩就是精华,他是神龙特战队的特级射手,也是狙击小组组长,平日里兼着教练职责。因为要参加会议,所以他比往日晚了许多才到。神龙特战队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适应训练后,队伍开始行动了。

面对着狙击小组成员,他只是做了简单叮嘱就解散了队伍。狙击手们要返回到原来的小队,跟随小队统一行动。而张志宏没分配到作战小分队里,跟着祝小东,留在总队。

回到营地整理装备时,张志宏偷偷的把一根40长的蜥蜴爪子带上,这是上次战斗的战利品,蜥蜴的心脏和其他的爪子探亲时都放在家里,他只带了这一根爪子出国。

再次回到队伍时,张志宏又是最后一个到达。祝小东给他的时间是十分钟,实际他只用了七分钟。无奈他们营房远,因此最后一个才到。

祝小东也没有为难他,指着一个箱子要他背上,并安排他排在队伍的最后面。队伍出发了,直升机把他们送到罗罗查哨所,也就是张志宏曾经呆过的32号哨所。

在哨所停留的只有张志宏所在的总队,其他的小队则继续飞往丛林更深处。

张志宏所在的总队属于这次行动的指挥部,人数最多,将近三十人。所有的后勤、医疗、通讯人员都容纳在里面了。张志宏在训练中表现不好,祝小东分组的时候把他扔到了后勤小组。

再次回到哨所,望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张志宏心中感慨万分。哨所是由他们一手创建,曾经流血流汗战斗过的地方,现在经过半年的改造,完全的变了,再不找不出原来的影子。

观察台上高大的电子潜望镜代替了原来光学观察镜,电子潜望镜能全天候自动运转,看得更远,收集的图象也更加清晰,大大解放劳动力。在观察台的附近,建起了五间半埋在地下的混凝土钢筋碉堡,碉堡的顶部树立着许多形状各异的天线。一却都电子化了,效率更高了,哨兵不用那么的辛苦,也不再惧怕台风。

连接碉堡之间的战壕也都用混凝土和钢板重新浇注过,看上去都结实许多。防守的武器是四门35口径自动双管火炮,粗壮的炮管把四面都照顾到,没有射击盲点。

哨所附近的两座山头也被推平,一座山头修成直升机起降平台,另一座则修建成半埋地下的五间营房。

担任哨所防卫的士兵中,中方和友邦的都有,不过还是以中方士兵为主,友邦只有少数技术兵种参与到其中。山顶的建筑群已经成为禁区,不能随便进入。队长冯少锋带着通讯兵上了山顶,他们要在这里建立通信平台。而副队长戚勇建中校带领着其他人在哨所营房边搭建帐蓬。

在哨所,张志宏再次见到了师父李孝诚,他恭敬的向他行了个军礼,李孝诚则咧嘴一笑当回应,俩人没有说话便分开了。大家都有事要忙,没时间闲聊。武者待遇要高些,住进混凝土构建成的营房。

张志宏真的很忙,他在新的小队里面没有安排具体的工作,哪里需要用人,他就去哪里。他跟随着全体后勤人员一起搬运物资,搭建帐蓬,等安定下来后还被派到炊事班帮忙煮饭。

在原来的部队里,张志宏可是宝贝,队长从未分派过狙击手以外的工作。到了新岗位后的他没有怨言,随传随到,每项工作都任劳任怨地完成。是自己在训练中的表现不好,让祝小东认为他不能在胜任狙击手的职责,所以没分派到一线。这怪不了别人,他只能等待机会,向神龙特战队证明自己的能力。他牢记着许文胜队长的话,不能给老部队抹黑。

炊事班又开始忙碌开了,神龙特战队里的战斗小分队为了方便搜索怪兽,在深山里建起了一个个小营地,每天都会有直升机把给养送到这些营地。炊事班加上张志宏才三人,要为上百人准备饭菜,品种虽然不多,但数量却是很大,每天都要消耗一头猪和大量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