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武当七剑

斩鸦 欠反 2054 字 9个月前

男子普遍穿着墨黑色的道袍,内衬素色内衫,带着束手和绑腿,携带式样长短不一的剑,或背或提,剑不离身;他们面色红润,双目炯然,比起道士,他们更像习武炼体的武人。

女子穿着打扮则各不相同:先前笑声银铃,扬言要“刺肚皮”的名为“莫姗姗”的少女一身殷红色的劲装,马尾垂肩,盈盈一握的腰上挎着三尺青锋,双目灵动之极,娇俏可人,笑意盈盈;

与她并肩的少女名为“殷秀儿”,着一身天蓝色的长裙,长发披肩,腰佩暗紫色的宝剑,耳垂雪色宝珠,面若桃李,柳眉微蹙,脸上总是带着怯怯的神色显得柔弱非常,让人不自禁地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

男子中为首者正是身为“武当七剑”之首的“宋朗清”,他浓眉大眼,双目炯炯如火炬,面色沉静,英伟不凡,身姿笔挺如青松,背负古铜铸柄的四尺长剑,尽管长相颇为年轻但那股子老成持重的气质却让他有了几分岁月沉淀的气息;

稍稍跟在宋朗清身后半步体型夸张的胖子名为邱逑裘,说他体型夸张是因为他腹鼓如水缸,头大如皮球,双腿和脖子在肚子的遮掩下几乎看不真切,道袍穿在他身上几乎要撑裂,仿佛一个人形大鼎,负于身后的长剑与他庞大的身体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又短又粗的烧火棍,双目细小如鼠,不时地透露出一丝丝精光,大抵便是少女口中的“三球儿”。

而站在胖子身后的是一对面容神似的双胞胎兄弟,站在人群左边的少年“鱼朝阳”神情坚毅,意气风发,热情外向,腰佩赤色长剑,眉心点一朱砂;站在他旁边的“鱼负阴”则清秀可人,神情内敛,刘海遮住双眼,让人看不清眼神,腰佩铜绿色短剑。

张临寒蓦地眼珠子一转,望向了七人中位居最后的一名少年。

前六人各有奇异之处,十分引人注目,与之相比,辍在他们队伍的最后边,那个低着头驼着背的少年显得格外的平平无奇。

他梳着略显凌乱的道髻,穿着宽松的、大了他身子好几号的道袍,双手藏在袖子里,总是低头导致身姿微驼,双目时而空蒙时而浑浊时而神采奕奕时而黯淡无光,背负一把古朴的三尺长剑,剑格上刻有太极两仪图案。

少年的面容既不如他的师兄“宋朗清”一般英伟不凡,也不像“阴鱼”“阳鱼”双胞胎一般坚毅清秀,无论是面容还是气质都属于那种丢在人群中绝对找不出来的类型。

然而,李三那个无良王八蛋师父说过一句正经话,大隐不过隐于闹市,只有半桶水的家伙才会时时刻刻张牙舞爪,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底细;修为越深厚的人越能控制住自己的气息,所谓返璞归真不外如是。

张临寒望着少年的时间略长,少年似有所感地抬起低下的头,与他对了一眼。

这一眼,让张临寒险些从凳子上摔了下来!

他心头大悸,仿佛被某种来自亘古洪荒的猛兽盯上了一般!

他赶忙地下了头,不敢再望向少年。

少年仿佛看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似的,浅浅地微笑,露出了两颗晶亮的虎牙。

此时的张临寒并不知道,眼前这个跟他年岁相同的少年将会成为他一生中最为可怕的宿敌。

“小二,上茶。”七人挑了一个远离众人的位置入座后,胖子举起比大多数人大腿都粗的手臂大声呼道。

“得嘞!客官你想要什么茶啊?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铁观音,我们这啊,都有!”店小二赶忙凑到胖子身边哈腰笑道。

“来壶龙井即可。”胖子干脆道。

“得嘞,客官您稍等哈。”

“唉,这店真够破的。”莫姗姗用力拍了拍硌得她屁股生疼的粗糙木凳,连声埋怨道。

“哈哈哈,此地虽然也在襄水流经之处,但却极为偏僻,条件有限,莫非你还想跟在家一样坐紫檀木的躺椅么?”邱逑裘哈哈大笑,身上肥肉随着笑声不停地抖动,座下的木凳发出了吱呀的叫声。

“哼,死肥猪,接着笑吧,迟早姑娘我要把你剁了喂狗。”莫姗姗握着腰间的佩剑,冷笑连连。

“哎呦,我好怕怕喔——”邱逑裘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皮,假意畏惧道。

“你!”莫姗姗手中握剑出鞘三寸。

“唉。”宋朗清轻叹一声,显然是拿这一对冤家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