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四道族气却狡猾的与大乾国运纠缠在一起,让大乾为它们挡枪,若是他们身死,大乾也要跟着受损。
这也和大乾的政治格局有关,大乾的选官制度类似地球天朝的九品中正制度。
即各州府设置评议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最终结果通过审核后上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此项制度相比于察举制度来说,相对客观一些,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实际上进步不算大。
而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
当然,这完全是不可能事件,也许大乾太祖的时候认真执行过,可现在家世对品级的影响极大。
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要是底层完全没钱读书,只能老老实实种田打工也就罢了,偏偏这南府富庶,四大世家为了绑全府人民上船,又把走私生意的利润分享一部分出去,导致南府平民阶级的读书人出奇的多。
有道是人是一种不会满足的生物,当满足基本需求就会追求更高的地位,徐亦渺看着南府这局势,觉得就差一位陈胜吴广类型的人物高呼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说,相比于不靠谱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还是科举制优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