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常劲林。
他接了这项任务之后,马上定了机票,带着他的助手,一行两人乘坐飞机赶往江南省,且出发之前分别给谢振华和唐飞各打了一个电话。
得知常总又要来,谢振华很高兴,在电话之中说了,正好有很多事情要向他进行汇报,不只是关于动车组试制的,还有其他事情,如dj4型电力机车的生产制造,韶山型电力机车的生产制造以及九方动车河西工厂的建设等等。
常劲林是华夏nc集团的副总,属于高层,现在又是动车组研发联络人,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本来仅仅只管后勤的,现在也开始管一些电力机车生产制造的事情,如下属各分公司经营等具体事务。
见他能和颜部长直接对话,他在华夏nc集团的地位慢慢的上来,排名渐渐靠前,谢振华说向他汇报这些工作完成正常。
唐飞也接到了常劲林打来的电话,那个时候唐飞正在生产制造现场。
首列动车组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已经开始在九州工业集团进行,主要承担运行控制系统,动车制动系统以及动车动力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这些东西是动车组的核心之一,唐飞很关注这些东西的试制,基本上每天都要去瞧一瞧,看一看,了解实际情况。
从这些天的试制来看,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因为生产工艺资料出自系统,按照工艺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制造,基本没有问题。而在这方面,九州工业集团显然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以前很多产品的生产工艺资料就出自系统,这不是第一次按照系统的工艺资料进行产品的试制。
这么几天看下来,唐飞心中就暗暗放心了,得知常劲林要来,心中想道,可以让老常向高层报一报喜,我们的零件试制很顺利,首列动车组的试制可能比预想的还要顺利,还要提前落车。
唐飞心中也想好了,既然试制得比较顺利,那后面的很多东西就要开始准备了,估计要和红星厂方面开一个联合会,常劲林来了最好,那也一起参加吧,为整车组装做准备。
常劲林乘坐飞机前往江南省,准备去红星厂和九方动车公司。
再说布鲁克,他急急忙忙的回了他的公司。
他回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各种渠道,调动资源,努力调查华夏动车组的研发情况。
他认为,如果能了解华夏动车组的主要参数和性能,那是最好的。
………
今日继续三更,第一更送上!
此刻,严明华正在接待国外某公司高管一行四人,洽谈的内容是动车组的技术引进,双方已经谈了很久。华夏国内将洽谈暂停搁置,从他们的副总裁亲自来拜访严明华能看出来,这些老外们有一点坐不住了。
严明华一直笑而不语,听得多说得少,他心中已经有了计划,基本上不会引进国外的动车技术,起码也要看一看九州工业集团的研制进展再说。
见严明华的态度比较模糊,老外们焦急,连脸上都有几分表露,但主动权在严明华手中,他们在焦急也没用。
老外副总裁想了想,咬一咬牙,缓缓的道:“严部长,我们可以做适当的让步,在价格上都好商量,且保证我们的动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严明华还是依旧笑而不语,他心中想道,九方工业集团的研发进展应该还不错吧,也许两三个月就会有结果,如果研发受挫,两、三个月之后再和这些老外们深入详谈也不迟。
正准备说一些什么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响了,严明华拿起电话,里面传来了常敬林振奋的声音:“严部长,我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向您汇报。”
“哦,是什么好消息呀?严明华一下来了兴趣,脸上浮现出了笑容,他要听一听,到底是什么事,难道是和动车组的设计研发有关吗?”
果然,常劲林振奋的声音传了过来,“严部长,最新消息,九州工业集团的动车组研发成功了。”
什么成功了?
严明华一下子就高兴起来,这不正在和老外们谈动车组技术引进的事情吗?在这关键时候居然传到了这么好的消息。
他当着老板们的面大声的问道:“常总,真的成功了吗?”
常劲林道:“千真万确,我亲自打电话给老谢,得到了确认,目前部分零部件已经在红星厂开始了试制,在九州工业集团也开始了部分关键零部件的试制,首列动车组的研发已经全面展开。”
这太好了,刘明华一下子有点激动起来。
这个电话是当着老外们的面接的,老外们看到严明华的表情,心中一咯噔,感觉暗暗不妙,心中想到,难道有什么对我们自己不利的消息吗?千万不要和华夏的动车组有关。
其实他们来之前也做过一些调查,想弄明白为什么华夏方面暂停搁置关于动车组技术引进的洽谈。
调查结果让他们很担心,在华夏国内居然成立了一家动车公司,准备开始动车组的研发,他们也弄不明白到底这家公司能不能研发出动车组,性能怎么样?和他们自己的动车组相比,差距在哪里?
至于说比他们的动车组还要先进,他们是不会相信的,因为他们是世界上著名的动车制造企业,所生产制造的动车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本来只是打算将十几年之前研发的老旧动车组技术转让给华夏,得知华夏国内在进行动车组的研发,搁置了本来商谈好的第一轮洽谈,他们已经决定出一点血,将比较先进的动车组技术转让给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