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飞和谢振华领头,大家跟在后面,一起走进了建设之中的大厂区。看这里进展一日千里,每天都有新的变化,不管是唐飞还是谢正华,两人的脸上都浮现了满意之色。
唐飞更是指着这片建设之中的厂区道:“老谢,这里的建设看样子比我们计划的时间还要提前完成,也许国庆之前就能基本将各栋厂房建设完工,投入使用也不用到明年。”
谢振华道:“好啊,形势太喜人了,除了第一列整车在红星厂进行装配之后,试制的第二列车我看就能在这里进行整车装配。”
俩人一边走一边聊,后面跟着一大群人沿着宽敞笔直的厂区主干道,走进了厂区深处,看到了一栋栋正在建设的现代化的巨大厂房,整个建设场面非常的壮观,不但能看到大量的工程机械,看到大量的施工人员,也能看到一栋栋巨大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厂房。
一路走一路看,大家到了总装中心厂房,这应该是国内最大的电力机车总装厂房,即使放在国际上,绝对也是名列前三的,它的建筑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比九州地铁公司的总装厂房还要大起码好几千平方米。
厂房的地桩全部完成,已经在开始厂房的主体建设,建设已经有一定高度,钢铁构架已经在开始搭建,旁边堆放着一些建筑材料,大量的建筑工人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正在那里施工。
唐飞道:“”这栋厂房的建设工程量是最大的,但建设进展我看还算比较顺利,估计两、三个月左右就能进如厂房封顶阶段,然后进入厂房内水电风气安装,以及接着相关工装设备等的安装。
两人正在一边看着总装厂房一边聊着,唐飞的电话响了起来,这是常劲林从京城打过来的,他刚从严明华办公室出来。
出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高兴的给唐飞打电话
“老弟,告诉你一件好事情,我刚从严部长办公室出来,向他详细的汇报了动车组的研发试制情况。看得出来严部长非常高兴,他对你们赞赏了一番,现在他已经前往大红门向高层领导汇报动车组的情况,恭喜你们。”
接到这个电话,唐飞一下子开心不已,感谢道,“老常,谢谢你,你这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这确实是帮了大忙,为动车组的生产许可取证,市场准入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严部长赞赏有加,高层也进一步的了解动车组,生产许可和市场准入应该难度大大降低。
等唐飞接完这个电话,谢振华就忍不住问了起来:“老弟,这是常总打过来的电话吧,说了些什么呢?”
唐飞爽朗的道:“是老常打过来的电话,他刚才向严部长作了汇报,严部长对我们很是赞赏,老谢,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接下来怎么做?不认为提醒,谢正华也知道。
……
今日三更,第二更送上!
因为动车组的介绍资料,基本是半公开的。
红星厂的很多中高层都看过,九方动车公司的很多中高层也见过。布鲁克他们要集中力量了解这些东西,并不是太难。几天之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布鲁克终于弄到了动车组的残缺不全的介绍资料。
这是复印件,并不齐全,只有七八页,可能是通过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悄悄的弄出来的他不懂中文,马上叫手下的人进行翻译,翻译好之后,他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脸色慢慢的就变了,心中惊呼,哦,上帝不会吧!华夏能研制这么先进的动车组吗?这不可能啊,这比我们最先进的动车组还要先进一些,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先进的200公里等级动车组,他难道真的要在华夏被研制出来吗?。
心中充满担忧的同时,他也知道,华夏应该不会再和自己公司进行动车组技术引进的洽谈,这件事应该是黄了。
看完这份复印件之后,他着急的走进了总裁办公室,向他的总裁汇报这件事情。
渐渐的,消息慢慢的全开了。在国际上有一些动车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华夏动车组的研发情况,他们第一次有了危机感。有一些人甚至在心中想道,也许一个强劲的对手,几年之后就会出现。
……
常劲林到了清江市,在清江市呆了一天一晚,详细的了解了动车组的设计和零部件的试制情况。
既然已经基本研发成功,完成了基本设计,开始了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唐飞认为对常劲林,对高层就没有必要再像之前的那样保密,可以适当的进行透露。
于是,他带着常劲林参观了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介绍了动车组的研发设计情况,尤其重点介绍了动车组的十项核心技术。
回到京城之后,常劲林坐下来详细的写了一份报告,然后,带着这份报告前往严明华办公室,向他报喜。
常劲林到那里的时候,严明华正在开会,他的秘书接待了他。秘书很热情:“常总,您来啦,是汇报动车组研制情况吗?”
常劲林去了清江市,作为严明华的秘书,他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且严明华特地吩咐,常劲林来了之后,马上向他汇报。
确认是过来汇报动车组的事情的,秘书不敢怠慢,马上拿起电话打了过去。正在开会的严明华接听了这个电话,让大家奇怪的是,严明华二话不说,马上走出了会议室。
快步走进他的办公室,挥手道,“小常,你进来吧,和我好好的说一说情况”。
常劲林依言走进了办公室,先拿出他写好的那份厚厚的报告给了严明华,“领导,这是我亲自写的报告,关于动车组设计研发,零件试制以及动车组十大核心技术更加详细的介绍,都在这里面了。”
严明华接过报告,随手翻了翻道:“你先和我说一说,然后我再看这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