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帝尧巡守察河工与洪水之源率部到了桥山之后,参观了黄帝陵寝,此建筑非常雄伟。下面有宏伟的享殿,是祭祀之所在。
祭毕之后,帝尧就问随行治水官鲧道:“此地是洪水发源之地?”
鲧忙应道:“从此北去到了崇吾山上,就望得见了那洪水之源了。”帝尧于是就率领众向崇吾山而去。
帝尧这次巡查,目的正在设法消除水灾。共工任职多年,成绩不佳,徒耗巨款,本想加以惩处。后来见了本地原居民知道洪水之患是天数,非人力所能挽回;故而鲧一人亦不能独负其责,因此将惩罚鲧的念头取消了。随即道:“要是以后治水不力,莫要怪我手下无情了!”
鲧道:“臣敢立下军令状,要是洪水之不下了来,愿受一切惩罚!”
尧帝道:“治水期间,可君无戏言啊!你好自为之。”
鲧道:“愿立军令状,以性命担保,水患不除,那我性命好了。”于是跟尧帝立了军令状,这就是他后来必死的原因。
那些土人族长此刻已知道是天子了,便都过来献殷勤,说道:“帝要到那里去?您看,那边圆圆儿隐隐隆起的,就是冢遂山。自从那些山隆起之后,山的南面才变成这个大海。”
又指西面道:“这面过去,远接昆仑。只是路很远,小民没有去过,不知道是不是。”
尧帝听到“昆仑”二字联想到了西王母,连忙谢了那些百姓的指点,即率同群臣下山。
尧帝下了崇吾山,就向群臣道:“朕此次本想到了桥山之后即便回都。如今看到水患如此难平,而且以后恐犹有加甚,朕想亲到昆仑山去拜求西王母,请她出来拯救黎民百姓,因此你们速回都城慎理朝政。朕此行三年至五年才能归来都不能定,你们一定恪守本职。”又向共工道:“命你治水,历久无功,本应治罪你。只是这次水患非比寻常,乃属天灾故而免责。”
随后群臣与鲧受命退去。
次日早晨,尚未开船,帝尧上岸闲步。忽见一人,头戴箬笠,身着短衣,三绺长须,携着行李,缓步而来。早有从人上前拦道:“这不许前行。”
尧帝一听,慌忙迎上去施礼赔不是道:“大路朝天各有半边,这是下人胡来!”。
此人正是狐帝,他为青丘之事去找西王母评理,要告烛龙霸占自家发源之地,还要抢自己的女儿,破坏了尘世太平。不想在此遇到尧帝在此,无可躲避,只得还礼道:“这是你的下人忠于你,我看也情有可谅。”
尧帝道:“先生德高,令人钦佩!我愿请先生同上小舟,沿途畅谈。”
狐帝无可奈何,只得一同上船谈了半日,帝尧大喜,就要拜他为师,狐帝不敢妄为。
后来总算承认作为帝友,于是就在船中行交友之礼。
尧帝问狐帝道:“你好像不是本地人,来此何事?”
狐帝道:“访一个人。”
尧帝问:“所访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