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天不会来了。”董方卓答道。
“为什么?不是说好过来当背景墙吗?”
“他说今晚有拉丁天后夏奇拉的演唱会,早早就跑伦敦去了。”董方卓摊摊手,一脸的无奈,没想到皮克在17岁时就盯上了夏奇拉……
“法克,又是个喜欢大妈的家伙,早晚都死在女人身上。”c罗也很无奈。
“不行,我要找个女朋友了,不然我晚上睡不着觉。”
“董,你有女友吗?”
“我?”
董方卓沉默了。
这个话题,该如何回答。
老婆都有了,何止女友。
但是现在,还没遇到呢……
我是不是?
我嘴巴蠕动了下,欲言又止,这便又岔开了话题。
“我跑步去了。”
说完,他一个人就缓缓跑了起来。
“这家伙,怎么回事?”
c罗摇摇头,看着董方卓的背影,有些想不明白,为啥董方卓的脸色会有些不自然。
好想家!
董方卓的心情有些沉重起来,不提不要紧,一提就心里翻滚。
不是想未来的她,
而是想原来的家!
后来,人生给予他的并不多,
但至少,
还有一个温馨的家。
不要小看扣球这个动作,都是扣球,但每个人做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
身体不协调的人,扣球时会显得很僵硬,甚至于被对手轻松洞穿。
身体协调性好的家伙,扣球会显得很风骚,人球结合好,扣球之后,会紧跟着下一步的动作。
相对来说,董方卓就是前者,不是说他不协调,只是庞大的身体让他看起来有些僵硬,只是为扣球而扣球。
c罗是后者,扣球之后,皮球依旧粘在他的脚下,他可以轻松连贯地做出下一个动作,而董方卓就不行,扣球以后他还得要做新的调整。
而这调整往往就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技术细腻程度、球感和预判都会有很大影响。
所以董方卓为什么要急改造自己的身体就是这样了,趁现在还年轻,还来得及改变,等所有技术和身体成型之后,那就晚了!
19岁学最基本的动作,会被人笑话的,幸好只是被c罗一个人笑,这倒没有什么。
“哈哈,你这个动作实在是太丑了!不忍直视。”c罗右手捂住脸,好像真的没眼看下去的样子。
“法克,你笑毛,你来个牛尾巴试试!”董方卓瞪了他一眼,扣球是没c罗潇洒,可c罗也不是没技术缺陷,复杂一点的技术动作,c罗一样做得挺生硬。
“额!我还没练好!”c罗不敢吱声了,年初他看了罗纳尔迪尼奥的一场西甲联赛集锦,看见罗纳尔迪尼奥在比赛中玩了一次牛尾巴,当时就感觉惊为天人,回头他就决定要练好这招了。
可是,不管他怎么练,这招还是有些不伦不类。
没有罗纳尔迪尼奥的震撼感和美感。
丑。
这是董方卓对他的评价,也总算有了挖苦c罗的理由。
其实他也在练这个,但和c罗做出来的没什么区别,只是c罗的更快,但他的更具欺骗性。
牛尾巴过人这招很实用,但真正在实战中用出来,还得看人。
最早由巴西球员里维利诺在比赛中使用,通过一次触球两次变向来迷惑防守球员,达到突破的目的。
球员的单脚在瞬间快速的分别用外脚背和内脚背触球,这就是所谓的“牛尾巴过人”。
在葡萄牙语中是“轮橡胶”(就是中国的黄色的皮套)的意思,就象松开蹦紧的皮套后,皮套自身会反弹一样,足球在瞬间的移动是一个道理。
现实中的“牛尾巴过人”,是通过假动作来使对方防守球员失去重心而完成过人的。
牛尾巴第一次展现于世人面前是在1968年,巴西与西德在巴西的马拉卡纳体育场进行的一场友谊赛中。
里维利诺首次在马拉卡纳的十几万球迷面前展示牛尾巴假动作。
而更加具备纪念意义的是,首次被牛尾巴假动作戏耍的正是德国足球的“皇帝”贝肯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