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发小

“小猪,不要总喝碳酸饮料,对身体有害。”

董方卓伸出手,夺下了可乐。

嗯?

朱挺差点儿被可乐呛住,有些意外地看着董方卓,像不认识董方卓一般。

“哈哈,董哥,你不是开玩笑吧,以前你我总我在家里偷偷拿钱买……”

“呵,那是我以前做错了。现在我是一滴都不沾。我不知道怎么和你说好,这么说吧,假设我像你这样吃喝不节制,那么我连载曼联预备队都待不下去。”

“你是曼联,我只是在大连长波,不一样,我的实力杠杠的,足够应付。”朱挺撇撇嘴。

“应付?”

董方卓的声音沉了下来。

“在四川的赵旭日也是这么想的吗?“

“他?现在都快成核心了!”18岁的赵旭日已经在四川混得风生水起。

董方卓点点头,:“好想和大家聚聚啊,这么久大家都没有坐在一起了。”

每个人的未来都不一样,董方卓没有能力去改变每个人,只能尝试去影响,力所能及。

“小猪,你不可能一直在大连长波踢吧,肯定要回实德,可能还会转会,也许,还会留洋?”

“你看,赵旭日和陈涛都在替补席上了。”

董方卓指着电视机屏幕,此时赵旭日和陈涛正坐在广州天河体育场的替补席上,专注地看着比赛。

“总有一天我也能去呀。”朱挺严肃道。

“能去是最起码的,但不是去了就什么事都完了,之后呢,世界杯出线呢?自己的前途呢?我们有时,所追求的太低了。”

“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梦想吗?”

“超越郝海东呀,出国呀。”朱挺想都没想就答了出来。

“可是,我得先杀回实德。不像你,命好,起步就是曼联。”

“……”

“董哥,你回来了?”

电话里,对方的声音显得十分高亢和兴奋。

“还有几个小时,还在首都。”

董方卓同样很兴奋。

下了飞机就迫不及待地给朱挺打了电话。

“来我家,一起看球。”

还没回到大连,他就迫不及待邀约朱挺。

今天是11月17日,中国队在广州天河迎战hk。

两个人是发小,最好的朋友。董方卓远走英伦,朱挺则被大连实德租借到大连长波,成为了球队的主力中锋。

不过朱挺的进球数一向很低,本赛季结束,他17场比赛只进了3个……

朱挺比董方卓小几个月,同属85-86黄金一代。

18、19岁的他们,此时是中国足球最好的未来。同样出自于实德系的他们,此时并不是只有他们俩在追逐着足球的梦想。

还有权磊、赵旭日、周海滨、冯潇霆、陈涛、毛剑卿、卢琳、蒿俊闵、郜林、王永珀……

太多了。

这些家伙组成了当时的国青、国奥和国家队……

董方卓的思绪有些飘,突然想起了很多事情,很多队友以及未来那些年的沉沉浮浮。

2004年的亚青赛,85国青在决赛四大主力没上的情况下输给了韩国拿到了亚军。

2005年的世青赛,小组赛三战全胜,在八分之一决赛中,国青只是遗憾的2-3输给德国。只是,当时他是替补……

但后来的结果远远低于了人们的预期,2008年奥运会上,国奥队不仅没能小组赛出线,甚至无法获得一胜,最后红牌还是输球输人。

董方卓打进了中国奥运史第一个进球,可没有卵用……

2010年和2014年两届世界杯上,以这批球员为主体的中国国家队连10强赛都没能打进,被认为中国最有希望的一批球员,却带来了最让人失望的成绩。

导致这批人没能整体爆发的因素是自2005年到现在,中国的国字号球队一直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国家队主教练频繁更换,足协在主教练人选上屡屡犯下低级失误,这让这批最好的球员没能遇上最好的教练。

18岁的周海滨与赵旭日在阿里汉手下成为了国家队的主力,2004年11月17日那场比赛前,阿里汉又调入了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