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如果没有酒精和女人,贝斯特将因完美而不完美。
对于贝斯特的意见很早就分成了两派,有人认为他浪费了自己的天才,另一些人却感谢上苍让自己看到了如此优美的表现。贝斯特本人则坚持只有他本人有权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能持久表示失望,但他本人并不失望。
2001年他出版了自传《宠儿》,之后又出版了《半场得分》,内容全是他年轻时的种种特立独行。今年他出版了最后一本回忆录《狂铲和破淋浴》,记录了六七十年代的足球内容。
虽然贝斯特未必把对纪律的蔑视和对自我的放纵同对自由的要求联系起来,他对责任感的漠视和肉欲享受的追求也不能说是对社会建制的主动反抗,但他的一生的确始终与大多数人不同,这既是他天才的源泉,也是他获得别人奉承、嫉妒和责难的根源。
※※※※
“为了乔治·贝斯特,赢下西汉姆联。”
弗格森只是在客场更衣室里说了这么一句话。
联赛客场战西汉姆联,双方球员手缠黑纱,默哀3分钟……
比赛刚开始,曼联球员似乎还没有从失去贝斯特的悲哀中缓过来,西汉姆在开场仅52秒就打破僵局,埃瑟林顿左路斜传,海伍德禁区左肋12码处推射近角入网。
曼联在第47分钟将比分扳平,雷普卡解围失误,董芳卓直传,鲁尼中路12码处摆脱加比顿之后劲射,卡洛尔虽然挡到皮球却未能阻止皮球入网。这是鲁尼本赛季第7粒联赛入球。
十分钟后,曼联将比分超出,鲁尼开出右侧角球,奥谢远点门前6码处头球攻门入网……
最终曼联在客场2:1拿下西汉姆联。
比赛结束后,董芳卓随大部队飞往北爱尔兰……
拿奖之后,董芳卓就匆匆往回赶了。
登机前,他却收到了一条噩耗信息——英国当地时间2005年11月25日,英国足球名宿、前曼联球星乔治·贝斯特停止了呼吸。
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球星之一的他,享年59岁。
在克伦威尔医院主治医生罗格·威廉姆斯无奈宣布这一噩耗后,英国媒体与球迷一片哀伤。伦敦当地时间今天上午,贝斯特的球迷纷纷赶到提前为其送上以前他在曼联的7号球衣,写着“乔治你是个传奇”的曼联围巾,书信等等寄托对他的爱戴。
由于成年后的长期酗酒,这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自从2002年一次饮酒过度后,贝斯特不得不接受一次肝脏移植手术。今年10月初,贝斯特便因为肝部的病情不得不住院。在经过了1个多月和死亡的斗争后,这位传奇球星终于撒手而去,享年59岁。
董芳卓加盟曼联一年半,从未和贝斯特单独相处过,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位前辈的尊敬。
而这位前辈曾经在媒体面前支持过董芳卓,认为董芳卓可以承载曼联的传统,成为一名伟大的曼联队长。
在英国人看来,贝斯特是战后大不列颠最厉害的足球运动员,甚至在欧洲和全世界也排名前列,能与之并肩的只有贝利、马拉多纳、斯蒂法诺和克鲁伊夫等几位。但作为一个已经退役35年的老球员,他的去世能够引发从首相到百万平民的广泛追思,规模直逼戴安娜,这不单单是足球所能踢出来的。
关于贝斯特的过早消逝,传统的看法认为这是他的个性弱点所致,这在他退役后的生活中有丰富的例证:为了填补空虚,他沉湎于酒精和女人。他被认为是“早逝天才”的典范,被驱使自己成功的同一股力量引向了自毁。
尽管这些看法不无道理,但贝斯特的人生并不能完全归于内因。作为现代足球史上第一个娱乐巨星式的人物,贝斯特和他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被现代传媒所放大,这在他那个年代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但自他之后,对运动员的私生活进行探究变得司空见惯。
他的名字被全曼彻斯特铭记,连端茶小姐也不例外。
贝斯特1946年5月22日出生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父亲是船厂工人,母亲在烟厂上班。贝斯特小时候就反应机敏,考上过当地的“重点”小学,但他本人并不快乐,因为该小学的传统项目是橄榄球而不是足球。后来转去一所以足球为主项的学校后,他的才华很快显露出来,曼联在北爱尔兰的球探很快向主教练巴斯比发回电报:“我想我这回为你发现了一个天才。”
于是,14岁那年,贝斯特跨过爱尔兰海来到了老特拉福德,当时曼联正处在1958年慕尼黑空难后的恢复期,巴斯比四处搜刮少年天才以重建辉煌。但是少年贝斯特一开始就害了思乡病,他只待了24小时就和同伴跑回了贝尔法斯特。不过他的父亲却毫不通融,马上电话通知了巴斯比,贝斯特被送回了曼联。
没多久之后,曼彻斯特全城上下从端茶小姐到出租车司机都开始谈论起这个特别的小子。
1963年,他首次代表一队在主场迎战西布朗维奇,攻入了全场惟一进球,帮助曼联在积分榜上领先于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