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九章 猛虎下山(之前章节序号错了)

然后黄健翔还聊到了韩国队。

“韩国这边也有很多苗子,像具滋哲、池东沅和孙兴慜,人才也是井喷状态啊。你又怎么看呢?”

“韩国?”郝海东摇摇头,“韩国是有一些好苗子,但他们的球员缺乏灵性,上限是个问题,你看他们的队长朴智星,撑死在曼联打上主力,但董芳卓却是超级核心,这就是区别。”

“你看看我们的冯仁亮,在俱乐部里都是一员大将的存在。”

“哪怕是武三石,他现在亚洲杯都打进3个球了,他们那个孙兴慜?进球没有?没有,这种孩子我估计连留洋都困难!”

这个时候的孙兴慜在郝海东眼里,什么都不是……

没办法呀,这几年韩国的人才和中国的人才就是没法比,光一个董芳卓就可以直接压死整个韩国了。

现场异常喧嚣,不知道谁又挑起了纷争。

双方球迷开始隔空对骂。

一边中文,一边韩文,好不热闹……

“球迷席又开始吵起来了,幸好中间隔着中立球迷,还有警察镇守着,应该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但想要阻止球迷们相互谩骂是不可能了。”

“好了,现在双方球员已经出场。”

“现场总算安静了不少,毕竟一会儿是要奏国歌的。”

双方还算文明,在奏对方国歌时都没有发出嘘声。

董芳卓在中圈附近和朴智星聊了几句之后,终于回到了中圈弧。

哔——

2011年亚洲杯决赛正式打响!

比赛伊始中国队就进攻制造了威胁,董芳卓中路接球面对寄诚庸和具滋哲,一个漂亮的油炸丸子甩掉了他们,现场球迷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要看的就是这种球星带来的刺激。

干掉这两个人之后,董芳卓把球塞到左路,冯仁亮高速插上,结果改打后卫的车杜里仓促的把球踢出了底线。

“车杜里的速度很快,韩国主帅的脑子也很不错,愣是把车杜里从一个前锋改造成了边后卫,不知道是不是从朱挺身上学到的,冯仁亮在对抗中只是稍稍占了一点点优势。”

“韩国队今天可是中场堆积了5名球员,但这样的力度也可能限制不住董芳卓。”

一开始就有进攻机会,韩国球员有点儿慌,李青龙在后面大喊大叫,试图唤醒队友们。

黄博文快速把球开到韩国队的大禁区里!

中路的董芳卓在李青龙和朴智星的夹击下依旧勇猛地顶向了皮球。

咚——

“他顶到了!”

“可是球顶偏了,差了一点点。朴智星在董芳卓面前晃了一下,让董芳卓失去了判断。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动作,也许就可以影响到董芳卓……”

韩国队门将大脚开出皮球,他们的后场还是有些慌乱,不敢控球上来,结果球被中路中路的郑智顶走,球落在左侧的赵旭日脚下,赵旭日带了两步突然大脚的兜出一脚过顶斜传!

董芳卓在中路斜着跑,一冲刺就冲过了韩国队的防线,右脚抬得老高,把球卸了下来,韩国中卫黄载源刚刚赶到,董芳卓的左脚去跟上一拨,瞬间连人带球往底线冲了下去,黄载源又被瞬间拉开了。

幸好另一名中卫赵荣亨及时补位过来,可董芳卓右脚一抽。

咚!

球被横扫到大禁区中路。

啪!

车杜里赶在冯仁亮之前把球铲除了底线。

“哎呀!车杜里这家伙,真的要变成一名后卫吗?”

“中国队的进攻又让他破坏掉了,还是角球。”

韩国队全线退守,就连李东国都不例外。

这一次中国队打出了一个战术角球,黄博文把球回敲给朱挺,朱挺再在边路传中!

冯潇霆和李玮锋在中路一阵搅动,最终李玮锋头槌攻门,球高了。

“中国队已经连续获得进攻机会了,在头球方面我们有很大的优势,看来这场比赛我们可以在头球方面多做文章。”

韩国队打得相当保守,基本上都是把进攻的主动权交给中国,他们只固守中后场。

第8分钟他们才获得了一次不错的进攻机会,只不过朴智星带球沿着右路突破,却被勇猛的赵旭日将球截下。

“思密达,队长老了!”

看台上的韩国球迷有些心痛,总觉得朴智星的带球突破速度太慢了,不再是当年那个风驰电掣的他。

不过赵旭日试图找冯仁亮,也是没有成功,车杜里有身高优势,球还是被车杜里顶到了。

冯仁亮有些郁闷啊,今天被车杜里郁闷两次了,这家伙不愧是在德甲混过的,身体卡位十分出色。

李青龙拿到球之后,立即又把球交给了朴智星,这一次朴智星带球沿着中路盘带……

今天他就是韩国队的中场核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