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高速公路的建设路线,原来道听途说高速公路要经过苏西乡的谣言变成了现实。我深信不疑郭伟这个地图的真实性,凭他在市委机关大院的几年工作经历,要找到一份未公开的线路图,简直是易如反掌。
我仔细地看了看线路图,发现这条高速公路的路线很有意思,本来是可以直接绕过苏西乡的路,现在就好像问号一样的打了弯,在苏西乡的老鹰嘴村边沾了一下,又回过头去,还是沿着一条直线朝前。这个弯好像是特意为苏西乡而打的,来的突兀,来的有点莫名其妙。
郭伟看我疑惑的样子,哈哈笑道:“奇怪吧?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我们苏西乡现在是什么情况?省里挂号的贫困乡。要想富,先修路,是吧,刚好国家要修高速,转个弯到我们苏西乡,其实也就是动个手指头的事。”
“可是要改变国家计划,怕不是件简单的事。”我说。
“你放心,方案已经定下了。”郭伟突然压低声音说:“听说市委陈书记亲自跑到省里,求爷爷告奶奶的,才改变路线。”
我惊讶地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好啦,我们不说这些了。”郭伟把自己扔到椅子上说:“你要迅速组建好征地领导小组,你做组长,一个月内完成征地工作。”
“如果完不成呢?”我忧心忡忡地问。
“完不成?”郭伟瞪着我说:“完不成陈大乡长你就做好作检查的准备。我告诉你,这是党委的决定,是关系到苏西乡发展的重要步骤,必须完成。”
“迁址真的很重要吗?”我说,说实话,像这样兴师动众,干劳民伤财的事,我是打心里不愿意。先不说工程的事复杂艰巨,单就资金,就让我一筹莫展。
“重要!非常重要!”郭伟把脸伸过来,凑近我说:“你想想,苏西乡在我们手里建设出一个崭新的政府,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永远看得见摸的着的事,这就是政绩。”
“可这需要钱啊。”我知道自己阻止不了郭伟的想法,何况在我内心,也想着乡政府从山窝窝里迁出来,摆在一条通向全国的高速公路边,无形中就提高了苏西乡的知名度。
“羊毛出在羊身上。”郭伟轻描淡写地说:“乡政府是人们的政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钱当然还是从人们身上出?”
“怎么出?赞助?”
我的背上冒出来一层细汗,难道郭伟又要走柳权的老路?
“赞什么助啊。”郭伟轻蔑地说:“哪能赞出几个钱来?”
“哪怎么办?”
“办法总比困难多,是吧?”郭伟压低声音说:“为什么征地一定要你出马?因为你熟悉老鹰嘴。何况,苏西乡干部中,只有我们两个是从市里来的,又都是社教出身的干部。我只能相信你。”
“可是…。”我欲言又止。
“没有可是了。放心大胆去做。我站在你背后。”他安慰我说:“我们两个,其实是同坐一条船的人,现在船在海中央,我们两个如果劲不往一块使,就会永远靠不了岸。靠不了岸就算不被鱼吃掉,也会晒死在大海上。”
我沉重地点头。
“征地的事,先宣传发动。”他作了工作指示:“至于多少钱一亩,现在不要公开。”
我说:“农民的地我们都征了,他们怎么活?”
郭伟奇怪地看着我说:“告诉你两件事,第一不会全部征完,我们要不了那么多。第二征地是要付出代价的,也就是要给钱的,有钱的农民,还怕没办法生活?再说,农民的生存能力都比我们强,你不要杞人忧天了。”
我想了想,觉得他说的也是事实。我们的农民兄弟其实有着无比奇巧的生存能力,他们有着无比强大的智慧,虽然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但没有了命根子,他们也会在夹缝中求生存,绝对不会自生自灭。何况,我手里还握着一个砝码,我不会让失地的农民走投无路。
想到这里,我的心释然了许多,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信封,放在桌子上,慢慢推到郭伟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