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刘县长的暗示

至高权秘 天下南岳 1687 字 9个月前

老县长和老书记同年退下来,留下两个空位等待人补上去。当时关培山还是个副书记,主管党群关系,就是意识形态一类的副书记,连个常委都不是。

市里明确要求,书记县长都从现有官员中提拔。

为之,全县呼声最高的是刘启蒙副县长。关培山与刘启蒙,关不是常委,刘启蒙是两届的常委,论资排辈也罢,组织程序也罢,书记应该就非刘启蒙莫属。

所有人都在为刘启蒙庆贺,等着市里来人宣布。刘启蒙也踌躇满志等待赴任就职。只有关培山,不动声色地上下班。

过了一段时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亲自来县里宣布,书记由关培山同志担任。刘启蒙任代理县长,等来年开春后,人大会正式任命。

柳权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所以当时所有人都在替刘县长惋惜的时候,柳权说过一句话:朝廷有人好做官!

柳权嘴里的朝廷人,就是指现任的市委陈书记。

刘启蒙县长并不觉得惋惜,自己没做上书记,他分析可能自己的觉悟还不够,还没有达到一个真正布尔什维克的要求,意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发展。

这意识形态一类的东西,对于老学究出身的刘启蒙来说,简直比让他受刑还难过。

好在自己被扶正做了县长,至于人大会,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按照组织原则,他县长的位子,其实说穿了就是如何带领老百姓发财致富。政府的工作职能,就是让老百姓生活过得更好一些。说穿了,就是经济发展。这刚好与他做副县长所做的事一样。做副县长时,大事小事还有个婆婆管着,现在自己做了老大,一切都能按照自己心意办,做不做书记,并不重要。

谁知道跟关书记一搭上手后,才发现处处受到他的制擎,搞得他县政府要出台一个文件,还得经过县委关书记签字才能发。

再到后来,关书记走马换将换了一批人,新进常委的干部,或多或少都与他有着或明或暗的关系。刘县长有时候在常委表决的时候孤掌难鸣,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像是被捆住了手脚的孩子,半点办法也没有。

于是他亲自跑了一趟市委,接下来就出现了黄奇善出任团县委书记,常委。

这里面还有什么内容我不是很清楚,我是在听了柳权的传说后,开始留心起春山县的官场变化。

刘县长的门虚掩着,我轻轻敲了敲,里面传来他儒雅的声音:“请进。”

他架着一副黑边的老花镜,宽大的镜片几乎盖住了他的半张脸。看到我进来,眼光从镜片的玻璃上方射出来,让人感觉到一种不怒而威的严肃。

“这么晚了,有事?”他问我,停住手里的笔,朝门外喊:“张秘书,泡杯茶过来。”

张秘书跟了刘县长几年,一般情况是刘县长没离开,他是半步也不离开。听到喊声,他应声而入,手里早就泡好了茶,轻轻放在茶几上,朝我客气的一笑,拉开门出去了。

“县长,我想请您今晚一起吃个饭。”我说,局促地绞着手。

“怎么,想贿赂我?”刘县长打趣着我:“说说,为什么要吃你的饭。”

“县长。”我无限尊敬地呼喊着他:“我请来了一个专家,研究地质矿产的专家,现在在县委宾馆住着,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