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楠叫道。
崇祯冷笑道:“勒索百姓?你们一个个都给我江南连年遭灾,商业遭受了重大破坏,民不聊生,他们这些人就是这样的民不聊生啊,仅仅一张太子的请柬而已,他们竟然舍得数万两银子,甚至十万两银子去买!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民不聊生?生计艰难?混账,混账之极!朕的后宫,一年方才花费多少?他们竟然能够做到一张请柬就花费数万两之巨?”
额……
众人差点被崇祯的话给噎死,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个袁啸好高明的手段,不声不响之间,就已经防卫的密不透风了!
众人狠狠的被崇祯训斥了一顿,满面羞惭的退了下去。
谁是知道,转过天来,大戏还连着呢!
万民书,万民书!这是张溥弟兄与梁萧、李明道给袁啸准备的杀手锏,最致命的一件武器,民意,民意方才是最重要的,但凡出现万民书,那朝廷绝对不敢等闲视之的。
所谓万民书,当然没有一万人,不过数百人还是有的,万民书铺在了崇祯的龙书案上,上面罗列了袁啸到任浙江之后的十大罪状,辱人、欺民、索贿、受贿、甚至连流连风月都写上去了,下面,一连串的人名以及手印万分的醒目,却是也将崇祯刺的心头大恸,特么的,难道在大明朝,想办点实事就这么的难?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无弹窗
面对着怒发如狂的袁啸,吴克明可是不敢轻缨其锋,只要水师将士退走,将张志福跟李福海留下,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他们再怎么折腾,我就是坐在一边看热闹,绝对不掺和!
紫禁城,这些日子,崇祯帝又有烦心事了,当然不止烦心事,还有几件喜事的。
太子朱慈烺追随袁啸南下江浙,过去接近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时间里,随侍太子的臣僚不断发回密奏,一路之上,太子殿下受到了袁大将军的严格训练,心性日益沉稳,非但如此,连同体魄也是壮的如同牛犊一般,实在是有成祖当年之风!
崇祯心头自然有些欢喜跟欣慰,只要太子能够成长起来,受点苦楚,自然是应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嘛!
紧接着,太子竟然派人从杭州送回来数十件江浙的珍宝,并且在奏折中说,儿臣到浙江后,浙江富商进献珍宝数十件,儿臣谨记不得惊扰地方教训,然则地方官商一片热忱,却之不恭,儿臣特将珍宝及官商名录送回京师,儿臣以亲笔书画一一回赠,以示礼尚往来。
崇祯大是快慰,先是谨记父皇教训,又将珍宝送入京师,这是大孝;而后又一一回赠,以示礼尚往来,这是城府与态度,的确是难得,这太子确实是长进了不少。
不过最后几句却是让崇祯平添了一丝担心,朱慈烺最后说袁啸甫到杭州,就受到当地官员与大儒的冷落与敌视,袁啸处处掣肘,难以放手施为,举步维艰。
几句话,将浙江一省的官商儒给告了一状,也令的崇祯心头颇为恼怒,袁啸去浙江可是带着任务去的,一个要整顿浙江,大幅提升浙江的税赋,一个是要整顿长江水师,利用袁啸的天才,锻造一支无敌之师的,这要是总是有人给捣乱,那得等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