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真的有洪荒原始之

神仙大传 云霄龙 1966 字 9个月前

比干熟知妲己的恶行,但是对现在纣王却是不能马上除去,况且还得知妲己是九尾狐狸附身所化,而且还是李云霄透入的,为了试探妲己,比干王叔也同意李云霄的建议,用上好的狐狸皮来做妲己的暖衣。

李云霄,很快将下山收服的狐狸皮给了比干王叔。不过事先说明,这次献衣王叔将死,但日后会成为神。

王叔比干大义凛然,欣然接受了这个使命。

之后,比干将狐狸皮硝熟,造成一件袍袄,只候严冬进袍。

此时乃十月月底。瞬息光阴,不觉时近中冬。

纣王同妲己宴乐于鹿台之上。那日只见:彤云密布,凛冽朔风。乱舞梨花,乾坤银砌;纷纷瑞雪,遍满朝歌。怎见得好雪:知空中银珠乱洒,半天柳絮交加。行人拂袖舞梨花,满树千枝银玉。公子围炉酌酒,仙翁扫雪烹茶,夜来朔风透窗纱,也不知是雪是梅花。飕飕冷气侵人,片片六花盖地,瓦楞鸳鸯轻拂粉,炉焚兰麝可添绵。云迷四野催妆晚,暖客红炉玉影偏。此雪似梨花,似杨花,似梅花,似琼花:似梨花白;似杨花细;似梅花无香;似琼花珍贵。此雪有声,有色,有气,有味:有声者如蚕食叶;有气者冷浸心骨;有色者比美玉无瑕;有味者能识来年禾稼。团团如滚珠,碎剪如玉屑,一片似凤耳,两片似鹅毛,三片攒三,四片攒四,五片似梅花,六片如六萼。此雪下到稠密处,只见江河一道青。此雪有富,有贵,有贫,有贱:富贵者红炉添寿炭,暖阁饮羊羔;贫贱者厨中无米,灶下无柴。非是老天传敕旨,分明降下杀人刀。凛凛寒威雾气棼,国家祥瑞落纷纭。须臾四野难分变,顷刻千山尽是云。银世界,玉乾坤,空中隐跃自为群。此雪落到三更后,尽道丰年已十分。

纣王与妲己正饮宴赏雪,当驾官启奏:“比干候旨。纣王问道:“宣比干上台。”比干行礼毕。纣王说:“六花杂出,舞雪纷纭,皇叔不在府第酌酒御寒,有何奏章,冒雪至此?”比干奏道:“鹿台高接霄汉,风雪严冬,臣知王妃妲己生寒怕冷,又忧大王爱妲己之深切,今收的护理皮毛做成袍袄,王乃国家至尊,臣先为王同时做出那两件,臣特献袍袄,既能为陛下御冷驱寒,又能为妲己王妃暖身驱寒,王与妃同享鸿福,少尽臣微悃。”

纣王听后,说道:“皇叔年高,当留自用;今进与孤,足征忠爱!”命“取来。”比干下台,将硃盘高捧,面是大红,里是毛色。比干亲手抖开,与纣王穿上。在拿一件雪白狐狸皮毛袍袄献于妲己娘娘。帝大悦:“朕为天子,富有四海,实缺此袍御寒。今皇叔之功,世莫大焉!”纣王传旨:“赐酒共乐鹿台。”

话说妲己在绣帘内观见,都是她子孙的皮,不觉一时间刀剜肺腑,火燎肝肠,此苦可对谁言!暗骂:“比干老贼!尽然杀我子孙皮毛?这明明是在欺我,把皮毛惑吾之心。我不把你这老贼剜出你的心来,也不算中宫之后!”泪如雨下。妲己开始深恨比干。

再说纣王与比干把盏。比干辞酒,谢恩下台。纣王着袍进内,妲己接住。纣王说:“鹿台寒冷,比干进袍,甚称朕怀。”妲己虽然有狠,但是当着纣王还是不能表露,连忙说道:“妾有愚言,不识陛下可容纳否?陛下乃龙体,怎披此狐狸皮毛?不当稳便,甚为亵尊。”纣王说:“御妻之言是也。”遂脱将下来贮库。此乃是妲己见物伤情,其心不忍,故为此语。因自沉思曰:“昔日欲造鹿台,为报琵琶妹子之仇,岂知惹出这场是非,连子孙俱剿灭殆尽……”心中甚是痛恨,一心要害比干,但现在却是无计可施。

一晃过去了三个月,今已经是初春时节。

王叔比干闲居无事,正为国家颠倒,朝政失宜,心中筹画。

忽然堂候官敲云桥,传御札,立宣见驾。比干接札,礼毕,:“天使先回,午门会齐。”比干自思:“朝中无事,御札为何甚速?”话未了,又报:“御札又至!”比干又接过。不一时,连到五次御札。比干疑惑:“有甚紧急,连发五札!”正沉思间,又报:“御札又至!”持札者乃奉御官陈青。比干接毕,问青曰:“何事要紧,用札六次?”青曰:“丞相在上:方今国势渐衰,鹿台又新纳道姑,名叫胡喜媚。今日早膳,娘娘偶然心疼疾发,看看气绝。胡喜媚陈说,要得玲珑心一片,煎羹汤,吃下即愈。皇上言:‘玲珑心如何晓得?‘胡喜媚会算,算丞相是玲珑心。因此发札六道,要借老千岁的心一片,急救娘娘,故此紧急。”比干听说,惊得心胆俱落,自思:“事已如此,”话道:“陈青,你在午门等候,我即刻到来。”

比干进内厅,看见夫人孟氏就说:“夫人,早前李道长说,我冬月献狐狸皮毛袍袄给纣王和妲己娘娘,使得娘娘嫉恨,今上谕六道御扎,说妲己娘娘身患心疾,需要我的玲珑心来救治,不过,李道长也说,我这是为将来成神,灭除纣王的奠基,我还能活过来,夫人,今后你好生看顾孩子微子德!我死之后,你母子好生守我家训,不可造次。”

言罢泪如雨下。夫人大惊,问:“大王何故出此不吉之言?”比干曰:“昏君听信妲己有疾,欲取吾心作羹汤,岂有生还之理!”夫人垂泪:“官居相位,又无欺诳,上不犯法于天子,下不贪酷于军民,大王忠诚节孝,素表著于人耳目,有何罪恶,岂至犯取心惨刑。”有子在傍泣:“父王勿忧。方才孩儿想起,昔日姜子牙与父王看气色,曾说不利,留一简帖,见在书房,说:‘至危急两难之际,进退无路,方可看简,亦可解救。’”比干方悟曰:“呀!几乎一时忘了!”忙开书房门,见砚台下压着一帖,取出观之:上书明白。比干想起李云霄道长也曾经对他说过。立刻叫人:“速取火来!”取水一碗,将子牙符烧在水里,比干饮于腹中。忙穿朝服上马,往午门去。

再说六札宣比干,陈青泄了内事,惊得一城军民官宰,尽知取比干心作羹汤。话说武成王黄元帅同诸大臣俱在午门,只见比干乘马,飞至午门下马。百官忙问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