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道人修宝,聚祖巫,大帝下天。

元始演 奇葩仙子 2345 字 9个月前

玉帝道:“两位爱卿,近些年来,下界越发不安稳了,正邪斗剑之日,又要将近,牵扯甚广,听闻那幽冥血海魔道头子,都纷纷出动,如何才能够尽快平息?致使三界安稳,朕也好交差。”

太白金星回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其中恩怨极深,牵扯之大,蜀山剑派为首的道家正道,西海外裟婆世界,天界诸多天仙教派,三山五岳的散修,幽冥地狱,这等较量,想要我天庭是力有不逮,就是三清祖师,也不好说什么,但毕竟表面工作还是要做!”

玉帝问:“该当如何?”

金星道:“陛下可着济世帝君,前去辅助正道,一来陛下不落人口实,说我天庭不管事。二来三清祖师上面也好交代。三来那道人本事不小,连真武大帝都被收伏,也不至于落我天庭威严,就算是不成,也没多少损失。只有如此,一举三得。况且我天庭只有此法力了。”

旁边李天王也附和道:“金星所言不差,只有如此,就算那道人不幸陨落,也不能怪我天庭,又绝无口实,而且大多天神,都出工不出力,不仅丢失颜面,还落陛下威严。”

玉帝一听,不由大喜。这两人本就是他的心腹,与他想的基本一样。

又说了几句,正要下旨。外面有纠察灵官进来报:“陛下,济世大帝玄清真人在外求见陛下。”

“哦?宣他进来!”玉帝有些疑惑,自从前些日子,那道人回了府上,一直未曾动过,正要传他,不想就来了。

稍时片刻,果见二十来岁年轻道人,自那壁厢,远远而来。大袖迎风,身披道服,踏麻鞋,束丝绦,面黄肌瘦,高有七尺。

道人至近前,打一稽首道:“见过陛下。”

正是玄清,说完又跟李天王,太白金星,双双见礼。

“陛下正要派人相请,不料大帝就至,当真妙不可言。不知大帝天宫住着,可还习惯?”

那老好人,太白金星一脸笑意,拉着玄清的手,就热切的问道。

“多蒙金星挂怀,贫道本山野之辈,但无处不修行,岂有不习惯之理?”

心中疑惑,不知道找他何事,但他在天界耽误不少时间,风头又过去了,又施展不开,现在道法通玄,又打算下界开设山门,建宗立业。

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去那南瞻部洲中看看,听那一元子三人说过,那大唐国好道,弟子也好收,应该很好发展。是以,马上来见玉帝,打个招呼。

“大帝,如真不习惯,可下界多走动,不仅可以普济世人,还可积修外功。岂不是一举两得?”

太白金星依旧是一脸笑意,热切建议道。

“贫道不请自来,正为此事,贫道也要开设山门,要传些道统,近来又偶得感悟,也要下去走走,正要大天尊恩准。”

当真是,瞌睡来了有枕头,玉帝心中大喜。口中道:“岂有不准?你此去,还要多多照顾正道,不日,正邪斗剑将近。各路妖魔鬼怪,真人禅师,神仙佛陀,都要出动,你为我天庭济世大帝,正要代表我天庭,维护正道,世界和平之心。此事乃功德无量,抵得过积修千万外功。一举两得!”

玄清一听,心中不由纠结,沉默一会,开口说道:“陛下旨意,自要遵从,但奈何贫道,法力微弱,恐难有成就。”

开玩笑,一听斗剑之类的话,他就知道不妥,一旦搅进去,无那力,休想出来,自然还要拖延一下。

玉帝听闻笑道:“此事,量力而行即可,只要保住天庭面皮即可。真人可早早收拾。就将济世府带上吧,下界灵山胜境,不计其数,正好可以用做山门。”

权衡利弊,也只得先答应。他现在急于修炼都天法旗,恢复祖巫,成就无上法力。又说了几句,玄清就回了济世府。

把仙官,力士,童子都带上,连同整个济世府,都装进袖子里。又去见了哪吒,说了几句。这才大摇大摆的出了南天门,下界去了。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还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