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请发哥、葛大爷来搭戏。”
“没问题,你要多少?”
“他们的片酬和我的片酬可是很高的。”
“我说过了啦,2000万美金够不够啊?”
“呃,差不多,可能,总投资要这么大吧!”
“你自己当制片人,我给你派个财务就行,你觉得呢?”
“不不不,其他还有公司要投资呢!”姜导演委实被胡海希的豪爽给吓住了,“您出一千万美金就行,其他钱我再去找。”
“可以,”胡海希耸了耸肩膀,“财务我还是要派,提前说清楚,海外版权也是我的,分成比例可以商量。”
大方向上定下来姜导演就没事了,细节讨论是商务和法务的事情,他坐在那里一副纠结的样子,大概还不太习惯钱太多了的状况。
胡海希转向了吴津,“小吴是什么事情啊?”
小吴比你还大呢!不过吴津倒是不太在意这称呼上的问题,他旁听了姜导演拉投资的过程,尽管对于胡海希的豪爽已经很有认识了,但是现在还是感觉震撼。
吴津凭借《生化危机香江市》名声大振,偏偏离开了胡海希他的名气就不能大量变现,外国市场只认房、李两个人,除了这两位好莱坞不愿意使用华人做主角。
国内市场也不愿意花钱请身价虚高的他,香江市的市场倒不是排斥他,纯粹是因为没钱,不可能开大片的工,于是吴津不得不自降身价,也算是替早年还人情债。
而在完成了《圣杯之战》里面的红archer的演出之后,实际上吴津已经完成了和胡海希的合同了。现在他就面临着名气越大反而越没有人敢用的窘境。
吴津在《生化危机》的拍摄过程中学习了很多导演的工作,他自己也试图向导演方向发展。之前凭借胡海希的投资拍摄了都市动作题材电影《狼牙》,因为经纪人和其他投资方的坚持,发行的时候没有找胡海希——实际上那时候胡海希也基本上不控制发行渠道,也是和其他公司合作。结果《狼牙》在票房上惨败,票房还没有投资高。
吴津来找胡海希,希望能够把《狼牙》的一部分版权再卖给胡海希减少损失,顺带着他也想打听胡海希这里有没有新项目能够考虑他。
不过在没有经纪人的参与下,要把这些意思表达出来,实在是有些为难他了。
“我记得a当时就已经买过《狼牙》的版权了吧?”
“呃,这个,不是还有海外版权吗?”
胡海希淡淡一笑,摇了摇头,“以这部片子的票房,买不上价。”
吴津颇为尴尬,“这个能够收回来一点是一点。”
“你怕什么,”姜导演拍了拍吴津的肩膀,“以你的档次,难道还怕没有人找你拍戏?”
我还真怕这个。吴津尴尬地看了看姜导演,又看了看胡海希,“胡总,我倒不是一定要演什么什么的角色,但是我很想能够继续在那种大项目中多学习学习,我希望有这么一个机会。之前在诸如斯科特林恩导演这样大导演身边打下手,受益匪浅。”他颇为认真地说道。
最近两年,吴津在港台地区自降身份出演了不少电影,他的经纪人当时认为不能在胡海希这一棵树上吊死,毕竟上亿投资的大项目也不是随时都有的,在圈子里面混也需要人脉,于是吴津很辛苦地和香江市的大佬和新生代出演了不少动作电影——绝大多数是因为之前的人情债。
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在香江市本地毫无例外地低落,在大陆上映也很难有好的成绩,这让他自己也因此深感郁闷。而在香江电影市场环境普遍不景气的时候,大陆方面反而连连大手笔地搞出大制作来,国内票房总量节节攀升,胡海希更是直接和国际接轨,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胡海希入主米高梅的消息传来之后,吴津的经纪人彻底醒悟了,再也不提什么吊死在一棵树上了,转而又鼓动胡海希多去见见胡海希,看看是不是又有什么大制作能够捞到角色。《圣杯之战》的票房和《狼牙》的票房放在一起简直是讽刺。
就在吴津说出了这番话,患得患失的时候,胡海希偏着头盯着姜导演,突然说道,“哎呀,我觉得你的形象很像碇司令啊!”随即他就摇了摇头,“不行,不能找你来演碇司令,导演压不住你。”
姜导演略感愕然,随口问了一句“战争片吗?”
胡海希含笑摇了摇头,倒是吴津心中一动,觉得碇司令这个词自己好像听过。
胡海希马上就绕过了这个话题,转回来对吴津说道,“说起来,我一直拍一部《拳皇》,你有没有兴趣?”
吴津立马站了起来,“有!”他大声叫道。
“可能不是主演哦!”
“配角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