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贫富皆宜

大唐有乔木 五行八卦 3541 字 9个月前

“不卖?呃,那要不这样,俺给你五个铜钱,就当是租的,回头再给你们送过来。”昨儿没买回豆汁,家里的夫人小姐是一顿骂啊,今儿无论如何也要买回去。

“这个……”卖包子的伙计还在犹豫,旁边走来一壮汉,上下打量了俩家仆一番道,“可以。俩位小哥只要记得还回来就好,不过坛子拿走,主家说了,必须放十个大钱的押金。回头坛子拿来再还给尔等。”

“那就多谢店家了。”俩家仆高高兴兴的给了钱。

“无事。”壮汉摆摆手,转身又回了他之前站立的地方,仿佛一尊门神似的。不过也就是这尊以及铺子周围的其他几位门神,让不少权贵家过来买馒头包子的仆人,愣是一点都不敢造次。

众位家仆:废话,你家哪家店铺门前有士兵把守的,他们可是都知道这店铺是国公爷家的,做买卖的是伯爷和将军,长安城虽然权贵多,但真正有爵位官职也就那么一些。

这边刚送走了一位大客户,就见俩跑的贼快同样家仆打扮的小哥快速的冲了过来,看到一排高高码起的蒸笼,脸上是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一个说:“店家,给俺三百个实心蒸饼,一百个肉包子。”

另一个说:“店家店家,我要五百个实心馒头,两百个肉包子,还有菜包子有多少种,就每样给打包一百个。”

头一个听闻一脸惊讶的看向自家的同行。

那位同行也是随和,嘻嘻笑着回道:“家里人多啊,昨个在东市都没抢到,后来到西市,据说被某位亲王给包圆了,你不知道,昨个俺回去可是被主家好一顿的骂。”

“俺们家也是啊,不过俺们家主人每天早上都派好几个人出来,东西市都有人,就怕买不到。”

“嘶,那每天都能买不少吧?”刚刚还财大气粗的小哥羡慕道。

某小哥瞬间像是泄气的祈求,哭上着脸道:“可是其他家也都这样啊!”

财大气粗小哥:……幸好老子今天聪明,出了宫就直奔西市了。跟东市那群权贵抢东西可不好抢。

“店家,给俺来八百个实心蒸饼,五百个肉蒸饼,听说你们还有菜的和糖的,一种再来五百个……”在前面的俩小哥说话间,一行五个明显一脸匪气的男人大步走了过来。

“噗,俺的老娘,这哪家的,这吃得完吗?”一位正端着杂碎汤饼,大块吃肉吃面,还不时啃一口手里馒头的大汉咂舌。

“看他们的穿着,这不会是哪个营地里的吧?”

“……”

“哎呦的俺的乖乖祖宗哦,你们那,那,那些不会都是东市过来的把?”随着一声惊愕的叫声。众人寻声看去,只见往饕餮香来的一条道上,一群十几个各式家仆打扮的老老少少,正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过来。

那场面,看着就是愣是吓人!连刚刚还一脸豪气的几个兵士都半天没反应过来。

“不是说这蒸饼卖的很便宜吗?这富贵人家咋还吃?”一位年轻的小兵疑惑道。

这边小兵的领头没说什么,在他们前面的那位土豪家仆却是开口笑道:“就是因为便宜,所以在贫富皆宜啊!”

第二十五章:

八十岁老头砍黄蒿,一日不死要柴烧。

生活纵然没有奔头,只要还活着,暂时还不想死,你就得动起来。

程咬金的举动,就是房玄龄的参考。作为大唐头几号聪明人之一的房相,才不会在国公爷都压价后还傻的原价付出。

所以他俩儿子送来的几牛车铜钱也是二十万贯,不多不少。

有了程家在前面,面对房家秦颂和李乔木也没什么话好说了。索性房相还算给面子,按照程家的路数,同样借给他们了一间铺子,地点在东市。

“报酬就不用了。”房相长子房遗直躬身拘礼道,“以后去东市吃东西,希望秦将军和李伯爷能给打个折扣就好。听我家老二说,李伯爷做的蒸饼是几千年来最好吃的蒸饼,恐怕改天放到了长安城去,必定是万人争抢。”

李乔木到底不是真正的十几岁少年,自然知道人情这东西的厉害之处。在领略到大唐一群豪富人的精神面貌之后,他决定还是不要随随便便的欠的好。

房玄龄现在所求的少,未来可不一定。

反正他李乔木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那什么羊毛蜂窝煤等表面放在心上。其实一点没在意,因此,对于房家他直接将一道蒸馏酒的法子告知了对方。

蒸馏酒这法子一听就比制碱受这这时代人欢迎多了,所以随后他也提出来条件,那就是东市那边的店铺,他想用什么时候就用什么,直到他不想用了。

房遗爱和他的大哥房遗直早在李乔木说出提纯酒的方子时,就已经被震惊的傻了。大唐盛世眼看到来,如果他们房家真掌握一种别人没有的制酒之法,那未来房家至少在钱财上是屹立不倒的。

所以仅仅只是沉默了两秒,兄弟俩便重重点了头:“可以。”

送走房家俩兄弟,李乔木就躺在炕上发呆,他脑海里可以用于这个时代的方子很多,因为不感兴趣,所以他并没打算自己做。所以一开始就是想的自己变卖。

可有了房相和程咬金俩位的参照,李乔木觉得卖方子赚钱这点可能会随着方子的越来越多,价钱越来越低。、

与其如此——

长安城每日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东西市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多了一道每天早上都必蔓延整个市场的诱人香味。这香气所过之处必定是诱惑的人饥肠辘辘驻足不前。

“唉张哥,您今儿个也这么早?”

“嘿,是老三啊,恁也挺早啊,嘿呦,你连罐子都带上了,呵呵,真是有远见。”

“么办法啊,俺老子娘最近就喜欢那西市上的炖汤和蒸饼,一天不吃就想得慌,反正也不差那几个钱儿,买呗。昨儿个俺问了店家,说可以自己带器皿过去盛汤,这不今天就带上了。”

“那赶紧了走着,可不能晚了,让婶子在家等急了。……俺听说东市那边大户人家的家仆都是卯时去排的队。家室小点的还得让着点,最后一般都买不到,现在都跑西市来买了。”

“嘶,你说这以前富贵人家不说说吃猪肉贱么。结果现在人家……。”

“噗,可不是,不过俺听说东市那边卖的是大块烧肉,整个的肘子和黄豆炖猪蹄,还有什么烧鸡烧鸭。吃一回就一生也忘不了。国公爷那样的人家,人家去了都是一锅一锅买的,一般人根本抢不到。昨儿的事儿不知道你知道不?俺去的晚,后来又在西市上转了转,回去的时候在牌坊口听说,东市那边有人过来买东西,把西市饕餮香里的汤饼和杂碎汤一锅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