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种子不够了

大唐有乔木 五行八卦 4809 字 9个月前

“什么玉势?”李乔木疑惑好奇。

“就是……”秦颂爬到其耳边一阵嘀咕,但随即他就被人给强硬的推到了一边,只见那动手之人面露羞愤,红了一张脸,一副恨不得吃人的模样。

“怎么了,之前咱们不是说好了吗?”秦颂面露委屈。

李乔木想要大喊,谁特么跟你说好了。但是想到之前自己初来乍到装弱势,对方说什么都不反驳。顿时又无话可说了。

“算了,你现在不用也没什么。我还准备按照大夫说的,用药材泡泡。等泡好了咱们再用。这个东西对你的身体真好。尤其是你先天体弱。乔木,我不想多少年以后,我还没死,你就不陪我了。”

李乔木:……又窝心了,这人不是个粗人吗?怎么会这么会说话?可是,可是话语再怎么感人,隐藏在话中的含义,却还是让他想揍人。

“呼——”又一阵风吹来,李乔木再次不由自主的原地打了好几个哆嗦。太冷了!身上的麻衣毫无保暖作用,每走一步,如履薄冰。仿佛整个人是赤裸的行走在冰冻的湖水中一般。

“这特么的就是穿越……呵!”李乔木仰头对着苍茫灰暗的天空自嘲一笑。他暗自想,若是他此刻这种处境,被那些动不动就想自杀,动不动就幻想可以穿越成王妃皇后嫡女的小姑娘们知道,不知道会是如何的感想?

他记得曾经看过的一个节目,主持人语重心长的开解一个上初二的女孩,但女孩却是满脸的不在乎,并自信的扬言自己天天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就是为了有一天死了能够穿越。

作为一名渴望创造奇迹的疯狂科学‘脑力开发’爱好者,李乔木本人是不歧视白日做梦的。但他一直都想不通那些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明明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才是人类最大的幸福,为什么有些人会因为只是看了几篇天马行空的重生穿越小说,就要死要活的想要穿越到古代?

古代真得那么好吗?

“这特么的,要是能够兑换,老子绝对感谢你们祖宗十八代。”李乔木在心里道。

冰寒刺骨的冷风犹如千锤百炼的铁锤,时刻不忘记凛练他的意识,提醒他的处境。就算他刚刚才在长安大街上,与那个,那个睡了他的男人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但当寒风包围住他的时候,他依然感觉不到身体内部有任何暖意。

“呼——”乱风肆意,刺骨如针扎。

再次打了寒蝉的李乔木这次不在再心里咒骂,而直接骂出了口。这样的举动他以前是绝对不会做的,谁不知道他李乔木是最沉默最温文尔雅的野生科学家。外面人给他介绍对象时说得最多的就是:那个李乔木啊,人老实,不爱说话……。

他的确不爱说话,那是他懒得说,也没必要说。

但不是有句老话说过吗?被逼急了,老实人也是会疯狂的。

李乔木如今就是被逼急了,穿越动乱的贞观年代,天寒地冻,人命如草,食物紧缺。在长达一个月的饥饿,寒冷等等的多重折磨下,他后悔了!他不想再沉默了!

可是后悔有什么用?若是早知道他运气这么好,居然能够穿越,他一定不那么作死,明明他已经摸到了神秘的门槛,为什么还要那么急迫?若是他小心一点,说不定现在他所在的地方就是论文发表的演讲台,而不是这相隔一千四百多年的长安城外。

果然那谁谁谁说得好啊,不做死就不会死!

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更没有早知道和如果!

“嘭——”不远处的城墙根儿下传来一声清晰的响动,然后就像是开关键被按下了似的,紧接着便是接二连三的声音。

“啊娘——”一声撕心裂肺的凄厉哭喊,带着无助和恐惧穿破冰冷的空气和寒风,让城门口来来去去的行人脚步为之一顿。

但大家也只是一顿而已,这个年头地主都没太多余粮啊!

“阿爷,阿爷,你不能丢下女儿啊!”

“祖母,哇啊啊!”

“啊娘,啊娘……。”

“爷……”

“哥哥……”

李乔木同样没有回头去看,因为他知道那是聚集在城墙下的难民坚持不住了而已。那一声声凄厉的哭声,似一滴掉入油锅里的水滴,瞬间炸开了他这身体原本的记忆画面。

此为防盗章“不是,说是封地远着咧,在平州。”

“平州?是哪里啊?”

“……据说是在幽州城以东,还是以北?俺听俺当家的说,都靠近高句丽了。”

“啥?这岂不是要去送死?那高句丽可凶着咧。”

“谁知道咧,就李旺夫那身体,啧啧,俺实在想不通,他若是有功,陛下怎么会将他封地封那么远?”

“嘘,陛下圣明,可不信这么说。”

“呃,对对对,陛下圣明。别是秦颂立了什么大功,这才……”

“早知道那秦娃子这么有出息,当初就该让俺家丫头……”

“想死咧,人家两口子现在可是一个伯爷一个将军。咱现在要让丫头攀上去,也就是个妾。是人家家里的奴才。”

“……说不好是附近没有封地了吧?大唐如今日子越来越好,附近的地头都是国公,侯爷家的。他一个伯爷……”

“俺以前听俺大伯的女儿的女婿的……的兄弟说,现在幽州城都没什么人了,幽州城之外不比关外差不多吧……”

“……”

“……你们说那边都没人了,这食邑九百户要怎么办?”

“不会要从咱们庄子上抓人充数吧?”

“……”

“那可不行,咱这日子好不容易好点,那些逃荒的多少想要俺家落户在俺们这儿,可不能如此。”

“去跟里正说说,那秦颂不是河北道来的吗?老家还有亲戚咧,让他们直接在河北道找人。”

“对,这事儿一定要跟里正说说。去平州那荒无人烟的地方,可是要死人的。”

“他二婶,你这几天可不要再在秦家露面了,若是被秦家人看上,把你家选去,嘿嘿……”

“就是,现在想想,俺都想把家里刚刚得的那肉给送回去。这吃了人家的,到时候再……”

“大旺媳妇,你可不要吓人。咱当家的还买了不少咧。”

“要不这样,……晚上……送……”

无意间听到的李乔木:……

无意间听到的秦颂:→_→这群臭婆娘……

《旧唐书apap8226太宗本纪》和《资治通鉴》上都说,贞观四年天下判死刑者只有区区29人;大唐之富裕,东至于海,南至五岭,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出门的人不必亲自携带粮食,便可以“取给于道路”。并且取给之后,对方还会厚加供待,再次出发时也会‘予以赠送’。

贞观四年,或者说是整个贞观之治,在历史记载中简直完美的就是现代人想象中的古代乌托邦。

然而事实上,除了关中人骨子里的穷大方之外。长安城之外的世界,在秦颂的讲述中以及李乔木脑中原主的记忆里,简直就是一副褪了色的水墨画,遍地是残旧破败,遍地是人迹罕见以及苍茫无垠。

如此,即便皇帝陛下‘仁慈’,给了李乔木一块高于大唐伯爵封号的封地,在想到那地方荒凉如原始世界,其实也没什么可喜可贺的。

纵然按照原主的记忆来看,这大唐伯爵的封号,在这个封建世界里,相比于只做一个无权无势的富家翁,时时刻刻还要担心各种豪门大族抢夺‘专利’,是一道非常好的保护锁。远离权利中心之后,山高皇帝远的,甚至还可以过上‘我就是王法;的生活。仍然让他高兴不起来。

“……陛下忧国忧民是一位能为民所想的好皇帝。现在的一切都是前朝吏治苛刻所致。前朝的各种劳役致使我千万汉人民不聊生,三征高句丽,更是牺牲了我关中大半的男儿,之后隋唐之战……之前听上官说,大唐现今人口其实不足三百万……”听了庄子上那些危言耸听的婆娘妈妈的话,秦颂觉得,他有必要安慰安慰自家的小夫郎,给他介绍介绍大唐此刻的繁荣盛景。

可是——